您的位置 首页 乡村振兴

宁陕县江口回族镇:握指成拳聚合力 组团攻坚促振兴

近年来,宁陕县江口回族镇在第一书记“组团服务”工作中,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为重点,通过抓组织机制、抓工作重点和抓服务保障,整合第一书记专业特长和后方单位资源优势,促进驻村帮扶工作从“各自为战”到“组团攻坚”转变,为乡村振兴注入系统性动能。

IMG_256

构建工作机制,凝聚帮扶合力。将5个第一书记和8个农村党支部书记纳入“组团服务”镇级服务团,服务团内又根据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组建“产业发展”“生态旅游”等服务组,形成“党委统筹、团队协作、全域联动”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每月活动+季度观摩+半年互评+年度联考”工作机制,推动帮扶力量统筹整合。2024年以来,累计召开现场观摩会5次、座谈交流会4次,实现帮扶经验“全域共享”,推动帮扶工作提质增效。

IMG_256

聚焦工作重点,激活发展动能。产业共兴,联合发展强根基。产业发展服务组精准对接村情资源,推动江河村、江镇村、冷水沟村肉牛养殖产业,江镇村、冷水沟村猕猴桃种植,竹山村、新庄村中药材种植及加工,新庄村、江镇村、高桥村农产品加工,江河村、新庄村、沙坪村鲜食玉米园区与工业园区,冷水沟村、江镇村、高桥村生态旅游产业等实现跨村协作。服务团通过联合组织申报产业路、便民桥项目,协助争取洵河流域治理项目、鄂豫陕革命老区江口片区乡村振兴项目,抓好基础设施项目,打通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生态共护,和美乡村展新貌。生态旅游服务组以“五美庭院”“庭院经济”建设为抓手,组织新庄村、江镇村等示范村第一书记跨村交流,推广“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新庄村通过“党员包片+示范户带动”,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户30户,实现“方寸庭院”向“增收园地”转化;江镇村整合星级农家乐、度假露营地等资源,连片打造菜籽岭田园综合体,推动“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新庄村、高桥村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千万工程”示范村。治理共抓,协同联动促和谐。聚焦基层治理难点,组建民生保障服务队,在新庄村、江镇村、高桥村建立“第一书记+村‘两委’+党员中心户”联动机制,常态化开展矛盾调解、政策宣讲、扶弱助困等服务。2024年以来,累计化解邻里纠纷30余起,开展政策宣讲12场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就业、就医等问题50余个,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IMG_256

强化工作保障,夯实服务根基。压实责任链条,杜绝“做客心态”。建立“镇党委—服务团队—驻村工作队”三级责任体系,明确第一书记“强班子、理思路、抓稳定、促发展、办实事”五大职责,要求每周至少2天走访农户、每月向服务团汇报进展、每季度接受交叉评议,倒逼驻村队员沉下心、扎下根。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督查12次,调整优化驻村力量2人,确保帮扶工作“不走过场”。搭建交流平台,破除“单打独斗”。通过“现场观摩学经验、座谈交流理思路、结对互助解难题”模式,推动第一书记在组织建设、产业规划、项目落地、市场对接等方面互学互鉴、互帮互助。省机关事务服务中心驻高桥村第一书记、陕西航空电气有限公司驻新庄村第一书记,在做好本村帮扶的同时,利用单位资源为全镇农产品销售、旅游宣传提供支持,促成3个村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教体局驻竹山村第一书记在抓好村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协助竹山、沙坪等村做好沙小路建设保障;财政局驻冷水沟村第一书记组建网络直播带货团队,在元旦春节期间累计销售5个村农产品十余万元。县公路段驻江镇村第一书记积极参与推进镇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清零”“百日提升”和“全域花谷”建设。完善考核机制,激发“担当意识”。将“组团服务”成效纳入驻村考核重要内容,突出“产业联建、群众满意、经验创新”等指标,对表现突出的工作队和个人优先推荐评优评先,形成“比学赶超”良好氛围。2024年以来,全镇各驻村工作队累计争取帮扶资金达1200万元,实施民生项目10余个,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显著提升。(供稿:宁陕县江口回族镇)

责编:张颖

编辑:雷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