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忆蒙元历史 品多元文化

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践行“五育并举、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扎实推进“课堂革命”,丰富“第三课堂”,4月15日、16日,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组织四年级全体师生赴鄂尔多斯开展了以“忆蒙元历史 品多元文化”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知,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陶冶情操。

一起参加活动的,还有第一共同体学校高镇中心小学的师生们。

IMG_257

为了确保活动顺利开展,活动前期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制定了详实的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召开了活动专题工作会议,对活动的内容、带队教师家委职责、学生的纪律、卫生和安全等各方面都做了明确细致的部署。

IMG_265

研学第一站到达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从19世纪末开始,我国北方长城沿线地带陆续出土了大量以装饰动物纹为特征,具有浓郁草原游牧文化风格的青铜及金、银制品。

其中,鄂尔多斯地区的青铜器发现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最具特征,被称作“鄂尔多斯青铜器”。2006年鄂尔多斯市建成青铜器博物馆,展出各类青铜器等文物900多件,成为鄂尔多斯市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风景线。

在这里,同学们跟随讲解员,在历史的长河里穿梭,聆听青铜器背后的故事。

美轮美奂的展品,在柔和的灯光下静默着,可它们背后蕴含的故事、文化却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各种提问中,好奇心越发浓烈,求知欲已经在心底萌芽。

IMG_256

午餐时间,同学们有序就坐,用整齐洪亮的声音诵读餐前感恩词。餐前感恩教育让孩子们领悟到对食物的珍惜,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意义。

研学第二站抵达草原丝路小镇—康镇,康镇位于康巴什区民族团结园内,占地面积约5000亩,建设用地450亩。它以草原丝路文化为线索,串联草原丝路沿线晋、陕、蒙、宁、京等地的地域特色,是一个融合了草原丝路历史文化和非遗传承的生活度假型文旅小镇。

IMG_256

同学们走进康镇,探访蒙汉文化,通过实地参观和现场体验,了解和学习了晋、陕、蒙、宁、京的文化和民俗。

研学的第三站来到了蒙古源流,蒙古源流旅游区坐落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陵所在地——鄂尔多斯伊金霍洛旗。蒙古源流文化产业园,是集蒙元宫廷、祭祀、历史、建筑、服饰、医药、器具、艺术等文化元素于一体的景区。

IMG_256

同学们参观了蒙古源流文化艺术展示中心。这是一个集中反映蒙古族自起源到崛起一直到自治区成立各个时期的历史变迁、文化科技成就及民俗风情的地方。在这里,同学们沿着历史的遗迹,倾听着蒙古文明和历史传奇,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了解了700多年前元朝盛世与世界文明交融的历史缩影,了解了蒙元文化的变迁与辉煌。

研在路上,学在途中,最美的教育在路上,最深的感悟在实践,最好的传承在奋斗!研学活动是学校德育活动之一,也是学校深化新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

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的学生们走出校门、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追梦。研学活动,孩子们收获满满,在旅途中学会思考,学会研究,旅有所感,行有所成!(供稿:榆林市横山区城关小学)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佩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