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汉滨区大河镇:暑期支教 播撒爱心润童心

近日,延安大学晨露三下乡二支队的青年学子们怀揣着对乡村教育的热忱,带着助力乡村振兴的担当与责任,奔赴汉滨区大河镇,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IMG_256       本次支教活动精准聚焦乡村儿童成长需求与文化传承,融合安康红色历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为当地中小学生带来了一场滋养心灵、启迪智慧、厚植乡情的暑期课堂。

支教团队精心设计“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课程,通过“认识我的情绪”工作坊、“压力应对小妙招”团体游戏、“自信表达我能行”情景模拟、“我的幸福泡泡”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用标准普通话进行讲解和引导。这些活动帮助孩子们识别和管理情绪、建立积极人际关系、增强抗挫折能力和自信心。课堂上,孩子们积极性高涨,主动分享自身情绪,氛围温馨活跃,有效缓解了部分学生的心理困惑,为他们的阳光成长注入了“心”动力。

IMG_259

队员们还深入挖掘安康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生动讲述以“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为代表的革命英雄事迹,介绍红军镇等红色地标,并组织观看历史影像资料。同时,通过普通话朗诵《安康红》、诵读红色经典、讲述红色故事等环节,将红色火种播撒进少年心田,激发了他们浓厚的爱国爱乡情怀。

在安康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中,汉滨区文化馆的老师们带来了非遗剪纸、版画拓印等技艺,带领学生动手体验“以刀为笔、以木为纸、以墨传情”的独特魅力。在老师与队员的配合下,孩子们不仅学到了新技能,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美。此外,汉滨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还耐心向大学生们传授剪纸技艺,讲解“门吊子”等传统图案蕴含的文化寓意,让青年学子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使非遗在互动中焕发新生机,助力乡村孩子成为本土文化未来的守护者,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

IMG_262

15天的浸润,延安大学的学子们以爱润心、以红铸魂、以遗传薪,为乡村孩子点亮了自信与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与非遗火种跨越山河,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田野上生生不息。

在通往民族复兴的道路上

青年正以朝气破难题、以锐气开新局

让青春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中绽放

最绚丽的光彩

来 源 :汉滨融媒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