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明实践

洛南县三要镇:文明实践春风化雨 时代新风滋润心田

接地气、冒热气的理论宣讲,让党的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温度、有深度的志愿服务,让群众安心暖心又放心;精彩、丰盛的文化惠民大餐,让精神文化滋养群众心田……这一幕幕都是洛南县三要镇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真实写照。

IMG_256

近年来,洛南县三要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内容,把人民为中心作为工作导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移风易俗工作的开展,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作为宣传工作总指引,着眼“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文明实践16字工作方针,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走深走实,乡风文明得到显著提升。

锚定“一个引领”,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根”。近年来,三要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考核工作中,对全镇1个所、10个站文明实践工作进行定期研究、扎实部署,实行“一盘棋”管理、一体化推进。

发挥“两个作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枝”。发挥组织作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与党建统筹结合,建立“党委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模式,镇村两级成立由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形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书记抓、抓书记,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发挥阵地作用。严格按照“五个一”标准打造实践阵地,同时整合农家书屋、道德讲堂等,打造全新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10个,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精心打造“一村一品”实践项目品牌,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微小型志愿服务活动。

IMG_256

强化“三联机制”,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叶”。坚持领导联村。每村由一名科级领导牵头统筹抓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以“清单式”“项目式”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坚持干部联片。镇村干部、“四支队伍”、村(社区)两委干部共计150余人分片指导、督促所联系片组重点工作的落实。坚持党员联户。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突出党员联系服务,全镇共计400余名党员采取“1+N”的形式构建党员联户网格,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确保活动开展纵到底、横到边。

开展“四个行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果”。开展“宣讲政策”行动。每村组建一支宣讲小分队,充分利用院落会、板凳会等形式宣讲政策,结合“百善孝为先 做事德在前”活动要求,开展送理论、送政策、讲文明、讲礼仪等各类宣传宣讲60余场,把党的声音、党的关怀送到田间地头、暖入群众心头。开展“传统节日”行动。以“我们的节日”为依托,开展“春节送温暖”、“欢乐闹元宵”“端午做香囊”、“情暖重阳节”等一批文明实践活动。同时在传统佳节开展文艺汇演,今年以来,共计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10余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教育引导群众积极参与移风易俗、精神文明建设。开展“评选典型”行动。广泛开展评选“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家庭”、“道德模范”、“传承好家风”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等30余场,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提升群众道德素质。开展“特色项目”行动。三要镇把志愿服务项目作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聚焦群众需求,突出思想引领,统筹调度志愿服务队伍,根据各村(社区)实际情况,打造“九九重阳节 浓浓敬老情”“与你“童”行”等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

IMG_256

一叶荣华春秋意,年月回首却思量。下一步,洛南县三要镇将持续做好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念好“讲评帮乐庆”五字诀,不断丰富文明实践活动内容,推动文明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成为弘扬主旋律、树立新风尚、凝聚正能量、歌颂新生活、传承美文化的主阵地,让文明实践落地生根,文明新风润泽万家。(张 帆)

责编:刘朋涛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