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麟游县两亭初级中学:“三式妙招”解锁班主任成长新篇

麟游县两亭初级中学作为小规模乡镇寄宿制学校,始终将班主任队伍专业成长视为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关键。近期,该校以“夯实育人基本功,凝聚乡村教育力”为核心,开展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结合班主任实际情况,精准对接《陕西省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交流评审标准》,积极探索适配乡镇校的特色做法。

c0f25cdf665823d968b5aeff19ab76b3_compress(1)

“分层施策”,精准滴灌,破解“新老差异”困局。面对学校班主任队伍“新手多、经验梯度明显”的现状,学校创新采用“一对一结对+模块化培训”模式,为不同阶段的班主任量身定制成长方案。一是实施新手“速成法”,搭梯子,助其快速入门。为新手班主任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一对一”结对帮扶。将“育人故事撰写框架”“班会流程设计要点”等基础内容拆解成清晰易懂的模块,提前组织3次模拟展示活动。通过实战演练,新手班主任迅速掌握文本逻辑与现场表达技巧,实现从“新手”到“入门”的快速转变。二是实施老将“升级术”,挖特色,促其经验升华。对于经验型班主任,学校侧重引导他们深入挖掘自身在“寄宿制班级管理”“乡村学生心理疏导”等方面的特色经验。鼓励他们将日常的零散做法进行系统梳理,升级为成体系的“带班方略”,实现从“经验”到“特色”的升华。

“校情为锚”,紧扣实际,锚定乡村教育核心场景。在班主任基本功展示中,学校紧密围绕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实际情况,聚焦乡村教育的核心场景,让班主任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讲育人故事,用真实场景,传递教育温度。聚焦“留守学生情感联结”“寄宿生生活自理引导”“乡村学生价值观培育”等真实场景,鼓励班主任讲述身边的教育故事。如新入职班主任分享“用晚自习‘悄悄话时间’化解留守学生孤独感”的故事,让育人工作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二是讲带班方略,通过特色提炼,打造管理品牌。针对务工家长突出“家校协同”;针对寄宿生围绕“班级生活共同体建设”等特色,引导经验教师总结出“‘周小结+月家访’联动管理法”等实用带班方略。这些方略紧密结合乡镇校实际,为班主任提供了可借鉴的管理模式。三是开主题班会,通过认知契合,激发学生参与。结合乡村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二十大精神中的‘乡村振兴’”为切入点,设计“我家乡的新变化”实践分享环节。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提高主题班会的参与度和实效性。

“全员共进”,打破常规,激活小规模校集体效能。作为仅有6个班的小规模学校,学校打破“单独展示”的常规模式,通过全员参与的方式,激活了学校的集体效能。一是学生参与,真实体验,成为反馈主体。在展示现场,组织所有班级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环节。这一举措不仅保障了班会的“真实课堂感”,还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体验者+反馈者”。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方法,为班主任改进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意见。二是评委增维,校情适配,聚焦育人需求。评委(校领导班子)在评分中增设“校情适配度”维度,重点考察班主任经验是否贴合乡镇寄宿制学校的育人需求。这一举措引导班主任更加关注学校实际情况,提高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次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班主任专业技能,更让新老班主任在“实战练兵”中形成了适配乡村校的育人方法沉淀。新手班主任快速入门,经验教师提炼特色,为学校的班主任队伍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小而精、实而活”的实践路径,为乡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供稿:麟游县两亭初级中学)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