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6日,由陕西省黄河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办,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陕西省文物鉴定研究中心)承办的“黄河文化遗产大讲堂”(第六讲)在榆林市佳县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成功举行。河南大学吴朋飞教授应邀作题为《黄河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专题讲座。省文保院、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相关部门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加了本次活动。

黄河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自80年代首次提出倡议至今,已走过四十余年发展历程。其知识体系涵盖黄河本体、治理实践、资源利用与文明演进四个层面,核心在于系统阐释黄河与国家、民族命运之间的深刻联系。吴朋飞教授从黄河学的学科逻辑、研究边界、内容体系与方法论等多个角度,系统梳理了黄河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与发展脉络,深入阐述了黄河学在推动中华文明探源、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并围绕新时代黄河学的使命与担当展开了前瞻性探讨。
本次讲座旨在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这是陕西省黄河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深化“馆院合作”机制的重要举措。讲座采取“线上+线下”融合模式,通过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官方视频号同步直播,线上线下互动踊跃,有效拓展了黄河文化传播的广度与社会参与度。讲座结束后,吴朋飞教授与省文保院共同向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捐赠了黄河文化相关图书。
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将立足本次讲座的良好成效,进一步坚守自身使命与担当,持续聚焦黄河文化多元维度。后续我们将继续诚邀知名专家开坛授课、深入探讨,全力挖掘并宣传陕西黄河文化遗产独特价值,用心用情讲好“黄河故事”,助力推动黄河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供稿: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