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乾陵博物馆线上课程|大唐时尚之丽彩唐装——胡服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都城长安作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西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国家统一、文化昌盛、经济繁荣,开放包容,唐代服饰不但继承了中华服饰文化的优秀传统,又融入了大量的外来元素,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美、新、奇成为唐人追求服饰、生活的重要标准,与古代大多数时期人们追求苗条、纤细的美不同,唐人有着非常积极的审美观,他们喜欢丰满、圆润的体态,崇尚充满生活力的健康美。

本期是大唐时尚之丽彩唐装线上系列课程,主要是以乾陵陪葬墓出土的唐三彩、唐墓壁画、石椁线刻画为中心,本期我们一起来了解——胡服,窥见唐朝文化,领略盛唐气象。

IMG_256

唐代“胡服”主要指源自西域(中亚、波斯等地)、北方游牧民族(如突厥、回鹘)的服饰风格。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和民族融合的加深,胡服在唐初至盛唐时期广泛流行,成为社会各阶层追逐的时尚。

男性胡服特点

   翻领窄袖袍   

· 形制:袍服领口多为翻折式(翻领),袖口紧窄,便于活动,与汉族传统宽袍大袖形成对比。

· 纹样:常见联珠纹、卷草纹等西域题材,织物多为锦、缎等华丽材质。

IMG_257

三彩胡人俑

 

   腰带与配饰   

·腰带多用皮革制成,饰有金属带扣或蹀躞带(悬挂小工具如刀子、荷包),受突厥、鲜卑等游牧民族影响。

IMG_256

头戴胡帽如“帷帽”“浑脱帽”(羊毛毡帽),或裹幞头但风格更粗犷。

IMG_256

永泰公主墓石椁刻线画《捧盒仕女图》

   裤与靴          

· 穿合袴(窄口裤)或灯笼裤,配长筒皮靴,适合骑马射猎,体现实用性与英武之气。

IMG_260

《打马球图》局部

女性胡服特点

   女着男装与窄袖衫   

· 女性直接穿着男性胡服成为时尚,如翻领窄袖袍、长靴,反映唐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提升。

· 日常服饰中,窄袖襦衫搭配条纹裤,取代了初唐的广袖上衣和长裙。

IMG_256

《观鸟捕蝉图》胡服侍女

IMG_262

《宫女图》局部

   帷帽与胡帽   

· 初唐女性出行戴“帷帽”(笠帽垂纱),盛唐后流行“卷檐虚帽”(缀羽毛或珠宝的毡帽)、蕃帽等,展现异域风情。

IMG_256

帷帽立俑

IMG_264

 章怀太子墓石椁线刻画

   纹样   

· 织物纹样常见对兽、对鸟联珠纹(受萨珊波斯影响),色彩鲜艳浓烈。

胡服窄袖紧身的设计便于日常劳作和骑马出游,符合唐代社会活力的需求,同时其新颖的造型成为贵族与平民共同的时尚选择。反映了唐代对异族文化的接纳,彰显了唐代女性的自信与洒脱。其流行不仅是服饰史上的变革,更是大唐包容气象与文化交流的生动缩影。

IMG_256

懿德太子墓石椁线刻画

从中原到西域,从宫廷到市井,胡服以其独特的实用性与审美价值成为唐代文化自信的象征。(来源:乾陵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颖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