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的风带着瓜果的甜香,轻轻吹进了汉中市汉台区老君镇中心幼儿园。10月21日,第十三届陕西省阅读文化节系列活动——声动三秦·绘享童年“蒲公英绘本故事”走基层行动来到这里,50多个孩子围坐在一起,等着一场关于秋天的阅读小约定。这场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省图书馆及各市文旅局承办的活动,没有华丽的布置,却用一本绘本,让乡村孩子的眼里盛满了秋日的光。

来自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优秀绘本讲读人付静老师,是这场“秋日之约”的引导者。她翻开《丰收的秋天》,声音像秋风拂过树叶般轻柔,用生动语态为孩子们打开自然之门。这本绘本以精灵国七位小精灵的视角展开:因向往地球秋天的美丽,小精灵们结伴探索,从仰望蓝天白云感知自身渺小,到分头寻觅秋之踪迹,再到重聚分享见闻——金黄麦田、飘飞落叶、成熟果实的画面,通过故事跃然眼前,让孩子们在童趣中直观感受美丽中国秋季的丰饶与诗意。

当老师讲到小精灵们带回金黄的麦芒、火红的枫叶、沉甸甸的果子时,孩子们的小脑袋凑在一起,仿佛自己也跟着小精灵走过了田野和果园,指尖好像触到了秋天的温度。

故事没有停在书页里,主讲老师并未止步于情节讲解,像和孩子聊天一样,她轻声问:“树叶宝宝为什么秋天要离开树枝呀?”“大雁要飞到哪里去过冬呢?”孩子们举着小手七嘴八舌,有的说“树叶老了”,有的说“南方更暖和”,在你一言我一语里,秋天的小秘密慢慢被揭开。

看到绘本里农民伯伯弯腰收割的画面,老师又温柔地说:“咱们有个专门为农民伯伯设的节日,叫‘中国农民丰收节’,就在秋分那天,这时候的稻子、玉米都熟啦。”孩子们点点头,好像忽然懂了,桌上的米饭原来藏着这么多辛苦。老师顺势介绍“中国农民丰收节”的由来,讲解秋分节气“昼夜均分、秋收收尾”的特点,让孩子们在感知丰收喜悦的同时,理解劳动的价值与节气文化。

“一粥一饭当思来不易”的理念,则在故事尾声自然落地。老师与孩子们围绕“珍惜粮食”展开讨论,将绘本中的丰收场景与现实生活关联,让“尊重劳动成果”的种子悄悄植入孩子心中。现场气氛热烈,孩子们积极举手互动,在问答与思考中,不仅收获了秋天的知识,更唤醒了感知世界的能力。
此次“蒲公英绘本故事”走基层活动获得学校老师的高度认可,它打破了绘本阅读的单一形式,以“故事+科普+价值观引导”的模式,让阅读成为连接自然、文化与生活的纽带。
未来,陕西省阅读文化节将持续推进“蒲公英绘本故事”走基层,把优质阅读资源送往更多乡村校园,用故事点亮童年,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上更多自然与书香的色彩。(来源:汉中市汉台区图书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