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宜君县科技馆:馆校协同培育科学精神 劳动实践探索生命奥秘

10月14日,宜君县科技馆联合宜君县哭泉镇中心小学打造的“馆校同耕·向阳而生”科普实践活动迎来了总结篇章。在前几期活动中,同学们参与了油葵从种植到收获的一系列活动,本期活动则是通过展示同学们的创意作品及实践历程,为此次油葵种植全周期实践科普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IMG_256

活动开始,在学校里设置创意作品擂台,聚焦学生实践成果,围绕“油葵种植”等主题创作的科普作品、观察记录手册进行专业评选。评审团队从科学性、创新性、完整性等维度综合考量,筛选出兼具实践价值与创意巧思的优秀作品,最终评选出“金葵花创意奖”6名、“最佳观察记录奖”6名、“劳动科普模范”2名、“科普小使者”18名。评选结束后举行颁奖仪式,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激励学生持续积极参与科普实践。

IMG_256

在颁奖仪式上,张君玲馆长强调“科学教育需扎根实践,劳动精神方能向阳生长”,鼓励学生以今日成果为起点,持续探索科学奥秘。特邀专家杨邦民老师结合本次实践活动总流程,从种植、施肥、收获等方面从科学探究方法角度进行了点评。会上,学校王校长在总结发言中表示,自馆校合作启动以来,县科技馆以其专业的科普资源与走进课堂的热情支持,为乡镇学校师生打开了通往科学世界的广阔窗口,希望进一步深化合作,共同培养更多具备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人才而努力!

IMG_256

颁奖仪式后,活动转入沉浸式体验环节。首先进行机器狗表演,科技馆带来的四足机器人,以生动有趣的科技展示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随后,学生品尝自己种植、晾晒、炒制的瓜子,在“从田间到舌尖”的体验中,深刻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内涵。一位学生感慨:“原来一粒瓜子需要这么多步骤才能变成美味,以后更要珍惜粮食!”

IMG_256

此次科普实践活动,宜君县科技馆依托“油葵种植”这一生活化载体,构建“科学探究+劳动实践+技术体验”三维教育模式,推动科技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阶段延伸。实现了馆校资源的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劳动意识,更为后续科普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供稿:宜君县科技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