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语文教学与地方资源深度融合,探索跨学科学习新路径,9月16日,汉阴县第四小学省级课题《地方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实践研究》开题汇报会通过腾讯会议形式顺利开展。会议邀请了市教研室专家莅临指导,课题主持人王媛副校长、恒口鸿志学校副校长冯娇及课题组成员等参与,共话课题研究新蓝图。
课题开题,明晰研究方向
会议伊始,课题主持人王媛副校长从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步骤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她指出,课题旨在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构建跨学科学习主题开发模式,探索任务群实施路径,构建多元评价体系,同时提升教师资源开发与跨学科教学素养。在创新点上,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切入点,深度融合文化传承与语文教育创新,还将从学校实际与学生需求出发,紧扣新课标推进教学、评价与育人模式改革,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地域文化传承及学校课程与教师能力发展。研究将遵循了解理论、调查现状、开发主题与实践探索等步骤有序推进。
成员分享,凝聚研究共识
恒口鸿志学校副校长冯娇聚焦地方资源转化为学习场域进行分享。她介绍,古镇的历史遗存、传统技艺、民俗文化,恒口桑蚕、稻米文化基地以及工业园区等,都能为语文、艺术、道法等学科提供鲜活素材与天然研究场域。并展示了“制作家乡宣传画册”等跨学科教学设计,如走进蚕种场探寻丝路源头、探访恒口古镇讲述家乡文化、走进毛绒玩具厂宣传“恒口制造”等,让大家看到地方资源在跨学科教学中的丰富应用场景。
市级课题汇报,拓宽研究视野
张椰老师接着就自己的市级课题进行汇报。该课题围绕鸟类保护展开跨学科学习,以“如何理解并保护身边多样而珍贵的鸟类?”为核心驱动问题,设计了多阶段学习活动。启动阶段激发学生兴趣;调查与实践阶段,学生借助望远镜等工具,规范记录鸟类及环境信息,还需整合数据进行语文学科创作与环保教育;创意表达阶段,学生进行环保鸟巢设计、鸟类艺术创作等;行动推广阶段,通过成果展示、多维互动与社区实践等,扩大爱鸟护鸟影响。多学科融合的设计,为课题研究提供了跨学科实践的优秀范例。随后,课题组成员张启老师畅谈感悟,她表示课题研究为语文教学打开了新视野,地方资源的融入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活气息与文化底蕴,跨学科的设计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自己将积极投身研究,助力课题顺利开展。
校长总结,寄予研究期望
会议最后,王校长进行总结。她对课题前期筹备与开题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强调地方资源融入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意义重大,既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又能传承地域文化。同时,她希望课题组成员能协同合作、扎实研究,将课题做深做实,切实推动学校语文教学改革与发展,期待课题能结出丰硕成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力。
此次开题论证会,为课题研究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相信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努力下,课题研究定能取得优异成果,为汉阴县第四小学乃至区域语文教学发展添砖加瓦。(王雪娇)
责编:杜鹏飞
编辑: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