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广货街】(散文)

广货街不是一条街,而是行政区划中一个镇的名字,就是位于宁陕县东北角的广货街镇,该镇素有安康北大门,西安后花园之称,距西安78公里,是长安、鄠邑、柞水、宁陕四县(区)交汇处,辖6个村1个社区39个村民小组,现有1620户4551人。

虽然不是一条街,但其命名却和街有关。这里自古是安康、汉中、商洛等地通往关中的人流、物流咽喉地段。相传清道光年间,一户老家在汉口的姓张的贡生带领多户人家居住在此地经商,因人口居住集中,自然形成街道,是陕南的土特产品和省城西安等地的商品南北交流的必经之地,后因商贾云集,货物丰盛而得名广货街。民国时期,先后属沙沟联保第一保和高沣乡第一保。1950年,设沙沟乡,属江口区公所管辖;1961年,改称沙沟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广货街乡;1996年,区公所撤销,原沙洛乡并入广货街乡,改称广货街镇,2015年原丰富乡也并入广货街,管辖范围扩大,其名称也延用至今。

这里有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210国道纵贯南北,境西铁文公路经朱雀收费站与西汉高速公路相接,境东211国道经营盘收费站与西康高速相通。其中元潭、蒿沟、沙沟3个行政村分布在210国道两旁。这条公路自宁陕县城北上经江口、广货街全境穿越秦岭主脊至鸡窝子、丰裕口与长安区连接。从商洛市的镇安、柞水等县出发,顺着211国道前往西安方向自驾游的游客,必然要在广货街集镇附近与210 国道汇合然后转向西安。这是他们中途休息、补给的驿站。

这里是人杰地灵的一片土地,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上大学的,参军的,参加工作的,打工的,学习参演传承汉调二黄传统戏剧的,当年抗美援朝当战斗英雄的比比皆是,北上广深,天南地北,到处都有广货街人的身影,有的还在相关行业崭露头角,成为了先锋模范。长期居住、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群众更是勤劳朴实,诚信友善,他们爱国爱家,热情好客,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通过言传身教,让淳朴的民风代代相传。

这里是旅游开发的一方热土,从2005年开始,全镇引进旅游开发项目不断增多,2006年建成的秦岭峡谷漂流项目,现已发展成为国家AAA景区,景区主打项目为秦岭峡谷漂流,这是陕西省目前海拔最高,落差最大的漂流,因其惊险刺激,被称为“高山第一漂”;位于广货街镇铁桥村的秦岭室内四季滑雪场,是目前陕西省四季运营的最大室内滑雪场,也是备战冬奥会国家冰雪运动训练基地;

图片

这里气候凉爽,空气清新,山奇水秀,风光旖旎。走进大蒿沟山地旅游度假区,开门就能够见到层峦叠嶂的大山,蜿蜒曲折的小河,潺潺流水,清澈透明。举步入林,在郁郁葱葱的深山里可以观赏到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在河道附近修筑的水池边可以观赏到冷水养殖的虹鳟鱼、金鳟鱼,看着几十条红彤彤、黄灿灿的鱼儿争先恐后的抢夺鱼食,是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级享受,春夏之交,这里到处莺歌燕舞,鸟语花香,呈现出勃勃生机。

蓬勃兴起的旅游业,带动周边群众兴办农家乐1百多户,促进了鸡、猪、牛、羊、水产、板栗、核桃、食用菌等种养业的发展。在广货街镇政府附近的集镇上,形成了几十家商户组成的土特产销售市场,卖腊肉,卖核桃板栗,卖豆腐干、豆芽、白灵菇、山野菜等绿色食品的店铺一家接着一家,南来北往的游客前来购买的也是络绎不绝。特别是周末和节假日,人流量剧增。在秦岭峡谷乐园,一场音乐嘉年华活动就能吸引近万名游客参与。现场的“味蕾市集”集结10余家商户,推出秦岭山珍烧烤、玉米锅巴等特色美食,让游客在星空下,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畅享舌尖盛宴。活动现场特设“秦岭好物”展销区,木耳、香菇、天麻、鲜食玉米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吸引游客争相采购,商户销售额连年增长。

近年来,为全面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生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当地政府又在相关村组发展了以冰雪山居、老安山居、守拙园、花栖玥山仓、漫岭山舍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民宿,农家民宿体验馆成为游客停驻休憩、体验陕南民俗文化的综合旅居目的地。四季花木和独特风景遍布全域,构建出集旅游度假、休闲康养、欣赏美景、享受美食、购买山珍等融为一体的多元化旅游产品服务体系。

如今的广货街,公路上依旧车水马龙,街市上依旧人流如织,热闹繁华的景象不减当年,投资数亿的位于境内北沟村的宁陕北抽水蓄能水电站正在筹建,在乡村振兴的激昂号角声中,这座古老的乡镇正在焕发着新的活力。

作者简介

侯文革:男,汉族,中共党员,大学文化,1988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宁陕县丰富、黄金、沙坪、江口、汤平等乡镇工作及在县委组织部、县纪委、县直机关工委、县财政局、县审计局、县人大等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现为宁陕县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文学爱好者,有多篇散文发表于中省市报刊和相关媒体,其中《感念党恩》《我的人大记忆》《山水家园》等作品分别在省总工会、省人大、县文联组织的征文大赛中获奖。

(来源:三秦文学)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