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法门寺博物馆:馆校双向奔赴 共筑文化课堂

5月14日、5月20日,法门寺博物馆与扶风县新世纪幼儿园联合开展“文物的色彩幻想”主题社教活动,通过“博物馆进校园”与“幼儿研学”双向互动模式,为130余名师生带来一场沉浸式文化体验。此次活动以馆藏文物为灵感,以“色彩”为纽带,将千年盛唐文明与幼儿创意教育深度融合,成为馆校合作助力文化传承的生动实践。

IMG_256

文物活化:博物馆资源“搬进”幼儿园课堂

5月14日,法门寺博物馆“文物的色彩幻想”主题社教活动走进扶风县新世纪幼儿园。孩子们在博物馆精心准备文物的线图卡片上,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鎏金双蛾团花纹银香囊、鎏金铜浮屠、紫红罗地蹙金绣半臂、鎏金鸳鸯团花纹大银盆、鎏金摩羯鱼三足架银盐台……一件件精美的馆藏文物,被孩子们的想象力和画笔赋予了新的色彩。

扶风县新世纪幼儿园王园长表示:“孩子们在动手中感知文物色彩,在创作中传承文化基因,这种教育形式远比书本更鲜活。”

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和五彩斑斓中告一段落,但一个约定也在博物馆和幼儿园之间郑重达成!

IMG_256

双向赋能: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深度融合

5月20日,扶风县新世纪幼儿园的130余名孩子携带着自己的画作如约前来,他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走进展厅,认真听着讲解,也认真的寻找着自己笔下的原型文物。“我找件我画的那个塔了……”“这是我画的那个香囊……”“这是我画的大盆子,它好漂亮呀……”他们在文物前驻足、合影,孩子们和千年前的文物在这一刻实现了跨越时空的历史的交流。

此次活动是法门寺博物馆依托馆藏资源,将文物故事转化为幼儿活动,为幼儿园教育注入文化底蕴;幼儿园则通过“研学前置课程”“手工制作”等形式,将博物馆资源转化为幼儿可参与的实践场景。

IMG_256

法门寺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从‘走出去’到‘请进来’,从单向输出到双向赋能,我们正在探索一条‘文物+教育’的可持续传承之路。未来将持续开发“文物探秘”“创意手工”等项目,让文物资源‘活’在幼儿教育中。”

“文物的色彩幻想”主题社教活动,是法门寺博物馆与扶风县新世纪幼儿园“双向奔赴”的成果,更是文化传承与教育创新的深度融合。未来,双方将继续以文物为媒、以教育为桥,为孩子们铺就一条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之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童心中绽放新的光彩。(马钊)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