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宝鸡中学送教送培麟游县中学活动圆满成功

2025 年 5 月 7 日,宝鸡中学送教送培团队走进麟游县中学, 开展了一场主题为“ 同课异构展技能,蓄力高考同教研”的教学交流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提升青年教师的学科教学水平和专业涵养,同时助力高三师生三轮备考,精准把脉新高考动向。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高一教师同课异构活动、高三师生英语专题讲座以及管理层交流座谈等多个环节,取得了显著成效。

IMG_256

高一同课异构活动:思维碰撞、教学相长

同课异构活动是本次送教送培的核心环节之一,精彩纷呈。

在高一数学课堂上,麟游县中学的杨明丽老师和宝鸡中学的张海毅老师分别以“平面与平面垂直(第二课时)”为课题,展示了两堂风格迥异但同样精彩的课堂教学。杨老师从学生熟悉的教室环境入手,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课堂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张老师则以卡纸折叠的二面角模型贯穿始终,通过互动实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展现了别具一格的教学风格。课后,两校教师围绕教学设计、课堂互动、核心素养落实等多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分享教学经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在英语课堂上,麟游县中学刘凡老师和宝鸡中学柴金丹老师分别在 高一 4 班、高一 2 班执教必修三第二单元读写课“Share your opinions about a moral story”。两位老师依据课标要求,围绕“读—析—写—评”四个环节展开教学,通过不同的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在读写环节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写作支架,真正做到了以读促写。课后,英语教师们齐聚一堂,对两节课进行了研讨,副校长李宝军对两位老师的专业能力及英语课堂教学给予了肯定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在化学课堂上,麟游县中学何伟莉老师和宝鸡中学薛园老师围绕 “ 乙烯”展开同课异构。何老师将生活实例与化学知识相结合,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薛老师则利用球棍模型直观讲解乙烯分子结构,让学生亲手搭建模型,深入理解化学键的特点和空间构型。 这种直观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给在场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随后的研讨活动中,两校教师分享了新教材教法的心得与经验,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为提升化学教学质量注入了新活力。

在生物课堂上,麟游县中学邵莎莎老师和宝鸡中学梁洪箫老师围绕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展开教学展示。邵老师以桦尺蛾在工业 革命前后体色变化案例引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基因频率的变化及其意义;梁老师则从生活中常见的生物现象入手,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推导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课后,生物教师 们围绕“如何将抽象的基因概念具象化”“探究式学习在生物课堂中的深度应用”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共同探索生物教学的新路径。

IMG_264

在政治课堂上,麟游县中学翟红艳老师和宝鸡中学刘锋老师针对  《性质判断换质位推理》进行了同课异构。两位老师分别根据两校的“ 3466 学本课堂”模式和“五环教学法”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翟红艳老师导入新颖,前后照应,教考结合,气氛活跃,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刘锋老师利用晏子使楚的故事引入逻辑推理,通过议题式教学法进行授课, 活动探究与训练巩固相结合,充分使用课本素材,注重学生的学习落实,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生本理念。课后,政史地教研组组织开展了说课、评课及交流研讨活动。

IMG_265 IMG_266

高三英语专题讲座:备考策略,助力高考

16:10—17:40,宝鸡中学教师冯小利老师在教学综合楼多功 能报告厅为高三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高考英语考前30天备考策略”的专题讲座。冯老师结合多年高考备考经验,从词汇积累、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等方面为高三师生提供了实用的备考建 议。讲座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们认真聆听并积极参与互动,纷纷表示收获颇丰。讲座结束后,高三全体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离开会场,确保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总结与展望

麟游县教体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苏聪苗参与了管理层交流活动, 她希望宝鸡中学能多派领导、名师来麟中传经送宝,为麟中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宝中教务处刘锋主任表示一定支持麟中发展,为两校合作交流提供智力支持。麟游县中学校长关瑞锋代表学校衷心感谢宝中领导和老师对麟中的厚爱和支持,表示一定会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工作等方面向宝中学习, 期待两校能深度合作,为麟游县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积极努力,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次送教送培活动在各方的精心组织和积极参与下取得了圆满成功。通过同课异构展示、专题讲座和研讨交流,两校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备考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度交流与分享,达到了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此次活动不仅为青年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也为高三师生备考提供了有力支持,更为两校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今后的工作中, 麟游县中学将继续秉持“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向名校学习取经, 持续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探索教育教学的新路径、 新方法,致力于麟游县中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为学生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刘凡 )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