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洛南县博物馆迎来了一场传统文化与青春活力交织的文化盛宴。依托文庙古建筑群的历史底蕴,博物馆精心策划的“小小讲解员”志愿服务与“洛上春风——洛南青年四人书画作品展”双线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流连。据统计,假期间馆内日均接待游客量较平日增长超三倍,累计提供义务讲解近百场次,线上线下收获好评如潮。
童声话千年:小小讲解员点亮文化传承
“这座大成殿始建于明代,屋顶的琉璃瓦在阳光下会折射出不同色彩哦!”稚嫩却自信的童声回荡在文庙的回廊间,成为假期里最动人的风景。经过专业培训的“小小讲解员”身着统一制服,用生动活泼的语言为游客讲述文庙建筑的历史故事与馆藏文物的精妙之处。从青铜器的纹饰含义到碑刻书法的艺术价值,孩子们不仅熟练掌握了知识要点,更设计了趣味问答环节,引得游客频频互动。
笔墨颂春:青年艺术展演绎时代新风
东厢房展厅内,“洛上春风”主题书画展以蓬勃朝气与传统文脉对话。洛南本土青年艺术家石晶、董鑫、杨钧祺、杜旻家四人联袂展出30余幅作品。作品涵盖书法、国画两大类,既有端庄的楷书,厚重的隶书,灵动的行草书,又有最具洛南特色的仓颉造书,伶伦制乐的写意人物国画,还有洛南非遗泥塑与剪纸的记录和传承,让观众能直观的感受到洛南的风土人情以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展览特别设置“书画体验角”,游客可现场提笔创作,不少观众在留言簿写道:“看到了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手中的创造性转化。”。
古建与珍品:穿越时空的文化共鸣
作为活动主场的洛南文庙,其恢弘的明清建筑群本身便是“活态展品”。大成殿的斗拱结构、百年柳树的苍劲姿态,都成为游客镜头聚焦的对象。配合博物馆展柜的珍贵历史文物,更是让游客深入感知古代匠人的智慧。展厅里的商周青铜器、秦砖汉瓦、元明清瓷器等珍贵文物前人头攒动,其中战国时期的“父辛爵”因小小讲解员对其纹饰寓意的精彩解读,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展品”之一。
以文化人:一场双向奔赴的滋养
本次活动不仅让游客感受到洛南深厚的历史积淀,更彰显了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教育价值。小小讲解员们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家乡文化的认同,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获得社会关注,而游客则通过沉浸式体验完成了一场文化寻根之旅。博物馆里的五一节,正是我们以青春视角重构传统文化叙事的一次成功实践。”(供稿:洛南县博物馆)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