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这个春天,跟着魏晋名士一起走进图书馆吧!

东篱采菊,桃源寻梦,魏晋风华今又现!耀州区图书馆携手花开远方,邀您共赴陶渊明文史交流雅集。深度解读陶公的内心世界,带你领略魏晋风骨与陶公精神世界。一起穿越千年,感受古人诗意栖居!

IMG_256

交流会上,以 “乱世中的精神突围” 为核心,解析陶渊明作为 “东晋遗珠” 的独特价值。他指出,在门阀制度森严、玄言诗风盛行的时代,陶渊明以《归园田居》《饮酒》等诗作打破窠臼,将目光从朝堂转向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的田园,在 “久在樊笼里” 的现实困境中,构建起 “复得返自然” 的精神乌托邦。特别提及陶渊明拒绝檀道济馈赠的历史细节,强调其 “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气节,如何成为中国文人 “仕与隐” 价值选择的标杆性符号。

IMG_256

从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的辞官决断,到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的归隐图景,层层拆解陶渊明从矛盾挣扎到心灵自洽的精神轨迹。她提出,辞中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的自然意象,不仅是对田园生活的诗意摹写,更暗含魏晋士人对个体存在价值的终极追问。结合敦煌残卷中《归去来兮辞》的异文考辨,揭示经典文本在流传中的层累建构,让在场读者看到一个既 “采菊东篱” 又 “心有猛志” 的立体陶公。

 

IMG_256

学习结束后,学生们展现出极高的热情与活力。有的三两成群围坐,热烈讨论陶渊明“隐逸精神”在当代的意义;有的当场提笔,在笔记本上工整摘抄经典诗句并写下感悟;还有几位主动向学者请教诗文中的疑难问题,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求,现场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此次陶渊明文史交流活动,让我们得以在千年诗文中触摸魏晋风骨,探寻精神原乡。如今,承载着更多文化使命的图书馆新馆正式启用,这里不仅有更丰富的典籍资源、更舒适的阅读空间,还将持续打造高品质文化交流平台,为大家汲取智慧、思想碰撞提供书香满溢的新空间我,共赴更多精彩的文化之约! (王雪)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