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沙苑腹地的朝邑镇沙底村,是远近驰名的“戏窝子”,也是同朝皮影的发源地。据该村段家班皮影老艺人段满瓮回忆,50年前同朝皮影繁盛时期,村里的皮影演出班社就有6家,段家班是当地群众喜爱的班社之一。
(图为:段满瓮(左一)和儿子、儿媳切磋皮影技艺)
7月15日,在陕西省级非遗项目同朝皮影戏代表性传人段满瓮家里,他正在和儿子、儿媳切磋技艺,一起探讨皮影的设计、雕刻和表演,家里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氛围。
(图为:以前的同朝皮影段家班子)
据了解,段满瓮幼时受皮影戏家传熏陶,15岁时就能独当一面,成为段家班皮影社的骨干力量,在表演艺术上,既注意对角色性格的刻画,又选择学习了原皮影戏中一些牛皮人的表演动作,突出了皮影戏的特色和韵味。多年来,段满瓮带领段家班长期为群众演出。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添丁祝寿,都有段家班皮影艺人的身影。段家班的皮影艺人也时常会应邀到外地演出,足迹遍及西安、广州等大城市。1999年9月应邀出访德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2009年段满瓮被评为省级非遗项目同朝皮影戏传承人。
如今,段满翁和儿子段快车,已成陕西关中东府皮影的领军人物,他们集皮影设计、雕刻和表演于一身,单口说唱千古事,双手舞动百态人,各项技艺均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被东府民间艺术界誉为“皮影雕刻第一刀”和“皮影挑线第一签”。
近年来,在大荔县文化和旅游局、文化馆的指导支持下,段氏同朝皮影文创产品独树一帜、备受青睐,已成为文旅市场的抢手货,走出了一条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子。 (图文作者 李世居)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