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科教文旅

旬邑县博物馆:金秋研学韵味浓 共话教育展新篇

博物馆是知识的海洋,历史的迷宫。在这里,你可以亲手揭开历史的神秘面纱,感受古代生物的魅力。每一次探索,都是对未知的勇敢追求,对知识的无限渴望。10月24日,旬邑县博物馆迎来了咸阳市彩虹第三中学研学小组,学生们开展了一次“见证”万年的研学之旅。

IMG_256

走进旬博,一眼万年   

在踏入旬邑县博物馆的那一刻,同学们便对“豳豳”充满了好奇,“这个字怎么读啊?”,“它为什么叫豳豳啊?”。伴随着同学们的好奇,讲解员开始了对豳豳的介绍。从大象的种类、科学家为它们命名的方式以及世界上现存的大象还有几种类型,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讲解员的介绍。

在看到豳豳的古化石时,同学们都发出了惊呼!“豳豳这么高大啊!”“它的牙齿好长啊!”,讲解员紧接着为同学们介绍了豳豳的“出生地”,豳豳体长有8.45米,高4.3米,它的一对门齿就有3.17米之长,豳豳以它的体型之大,象牙之巨成为旬邑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IMG_256

接下来,同学们随着讲解员的脚步,来到了旬邑县现存的唯一一座供奉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庙宇,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艺术和文化内涵。

同学们谈起孔子,知道孔子主张“仁者爱人”,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准则。站在大成殿前,仰望着孔子的塑像,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崇敬之情。讲解员告诉大家要去感受历史的沉淀与深厚的文化,也要重视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IMG_256

知其所来,明其将往        

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页页典籍的映照下,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凝固,思考和心绪在这里激荡。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文物的生命力在唤醒。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契合点,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培植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文化自信。旬邑县博物馆配合学校开展一系列研学活动,阐释历史,培养审美,让灿烂的文明之光薪火相传。(姜伟)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