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淳化县文博馆在省、市文物部门的关怀与指导下,在县文化和旅游局的坚强领导下,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号召。始终秉持“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宗旨。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团队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努力夯实基础业务工作,履行博物馆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教育和宣传活动,让博物馆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众,让文化遗产的魅力得以绽放。
荣誉与责任并行
2023年度,淳化县文博馆获得了“咸阳市科普教育基地”、“陕西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市级青年文明号”以及“县级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等称号。这些荣誉的取得不仅是对淳化县文博馆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我们责任的重大提醒。
进一步推动馆校合作,淳化县文博馆与润镇中心小学、马家中心小学签订了馆校合作协议,并与润镇中心小学开展了“馆校合作 共建共育”授牌仪式,这标志着文博馆与学校在教育领域上的深度合作正式启动。
文化传承与教育活动有机结合
淳化县文博馆目前常设四大类社教项目:“小小讲解员讲文物”、“文博微课堂”、“流动博物馆”、“传统节日文化传承”。
为培养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责任感,提升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也为博物馆公众服务和文化传播注入新活力。淳博开展“小小讲解员–家乡文物我来讲”活动,利用“五一”、“国庆”等节日组织“小小讲解员讲文物”10余场。通过参与活动,青少年们深入了解了淳化本土历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为了提升干部职工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淳博每周开展《文博微课堂》系列科普,内容涵盖淳化历史、文物知识、文物保护、各类培训以及二十四节气等内容,全年共计40课时;通过集中领学、个人自学、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参加省重点博物馆及文物古建单位消防安全骨干培训班;参加国际数字文博发展论坛;参加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线上培训;参加全市文物保护修复与日常维护培训;参加馆际交流五次;组织馆内讲解员培训;邀请汉阳陵教育员开展汉服汉礼培训及讲解员礼仪培训,并举办“玉璞风华—古代玉器专题展览”;开展《文旅知识及法律法规专题讲座》;派出两名驻村工作队员配合红岩村完成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
淳博以“六进”、“流动博物馆”、“科技之春”等为依托,将展览和服务送到了社区、企业、军营、学校、机关等地,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淳化文物的魅力。同时,也借此机会,向广大民众宣传文物保护知识,提高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未来,淳化县文博馆将继续开展更多形式的下乡宣传活动,为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和文物保护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在传统节日的传承中,文博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了如:“花好月更圆 欢乐度国庆主题社教活动”、“乐享端午 感悟传统端午节活动”、“淳博乞巧节暨植物锤染活动”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还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和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共同守护中华优秀历史文化遗产。
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在安全管理方面,淳博始终将文物安全视为重中之重。今年组织消防演练4次,安全演练1次,以此提高员工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同时,为了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开展了5次消防和安防培训学习,让大家了解相关安全知识和技能。
除此之外,淳博也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了完善,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为了进一步提升展厅和库房的安全性,完成了监控系统的升级改造和消防维保工作。同时,所有工作人员都签订了保密协议和安全责任书,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
为了确保监控和消防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对原有的监控、消防等设施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检修,及时发现并解决了存在的问题。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文物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锐意进取——加速项目实施
在项目推进方面,为提升文博馆的整体环境,进行了展厅和值班室的升级改造。在此过程中,我们精心策划,确保了展厅269件套精品文物安全搬运至文物库房。同时,正在对文博馆展厅进行全面的提升改造工程,旨在为观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参观体验。
2024年,淳化县文博馆将继续创新思路、完善制度,在项目争取、社会教育、人才培养、业务钻研等方面加大力气,多出成绩,为推动文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为“四个淳化”建设助力增彩。(陈阳)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