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乍起,阳光明媚。3月9日下午,绥德县远竹中学七年级二班和三班的同学们前往绥德县文化馆与绥德县地委旧址,开启了春季研学之旅。
活动开始之前,校委委员侯世凯做了动员讲话,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安全出行、文明礼仪等教育,希望同学们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多聆听,多感受、多观察、多体验。
同学们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带着学校安全文明的嘱托出发了。
第一站来到了绥德县文化馆,副馆长闫慧热情接待了前来研学的同学们,在她的带领下,同学们来到了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馆内集中展示了全县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讲解员朱丽认真细致的向同学们介绍了这些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价值等内容。
在绥德泥塑项目展位前,泥塑大师王维生现场给孩子们展示了泥塑天鹅的制作过程。一团平淡无奇的泥巴在他手中团、揉、捏、压,并随手取用生活中的梳子、剪刀等小工具,不到两分钟,一只优雅的天鹅便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真是太神奇了!同学们情不自禁的鼓起掌来,被大师的技艺所折服,满脸钦佩的神色,也产生了盎然的学习兴趣。
在陕北民歌展区中薛彩虹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绥德经典民歌《三十里铺》,真实的故事,悠扬的歌声,动听的旋律,娴熟的唱功,自然而然的把同学们带入了情境,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第二站绥德县地委旧址。踏入肃静古朴的院落,热情的小小讲解员武子钰便微笑着迎了上来,在她的带领下,同学们先后参观了机关伙房,宣传部,统战部,组织部等办公场所和陈列大厅。
每到一处,同学们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仔细聆听讲解,认真观看实物照片,重温先辈们顽强斗争的峥嵘岁月,感悟先辈们的初心和使命担当,铭记先辈们奋斗的足迹和伟大精神。展厅中的每一件文物藏品,每一幅画面,犹如一本本生动的历史教材,让同学们对先烈的革命事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深切的感受到当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鼓舞同学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
此次研学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绥德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重温了红色记忆。不仅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还增强了对绥德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也因此对家乡爱得更加深沉!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研学是最美的课堂,知行合一,以研促学,远竹中学正在行动!(朱 艳)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