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履行法律监督职责,有效破解民事审判程序监督中案源不足、手段单一、效力不强等突出问题,潼关县人民检察院系统谋划、多措并举,构建起以“线索发现、精准监督、素能提升”为核心的一体化工作体系,全面推动民事审判程序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拓宽线索来源,健全立体化发现机制。将线索挖掘作为提升监督质效的基础环节,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线索发现体系。通过完善内部线索移送机制,明确各部门主体责任,优化移送流程与时限,实现线索的集成管理与内部深度挖掘。同时,积极拓展外部线索来源,加强与审判机关的沟通协作,累计调阅法院卷宗30册,通过庭审旁听、当事人反馈等多种途径搜集线索。进一步深化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的应用,对40余件民事案件数据开展智能筛查与比对分析,精准识别程序异常线索15条,推动监督模式从“被动受理”向“主动发现、智能预警”转变。
聚焦精准监督,增强监督实效与权威。坚持个案监督与类案治理并重,全面提升监督工作的精准度和系统性。在3起个案监督中深入调查核实,通过全面阅卷、询问相关人员等方式固定证据,确保监督意见事实清楚、依据扎实、说理充分。针对监督中发现的普遍性、倾向性问题,通过类案分析与研判,及时向审判机关提出类案检察建议1件,推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促进程序规范统一。同步建立监督意见落实台账,定期开展跟踪回访,确保整改到位,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监督效果。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专业能力根基。围绕提升监督能力,系统构建常态化、专业化的素能培养体系。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干警持续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最新司法解释。开展典型案例研讨4次,深入剖析上级院发布的典型监督案例,总结办案经验。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参与重大案件办理、岗位练兵、跟班学习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向实战能力转化,全面提升干警在民事审判程序监督中的履职水平。
下一步,该院将持续深化工作机制创新,强化大数据赋能,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推动民事审判程序监督工作不断迈向更高水平,为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提供更加有力的检察保障。(孙旭东)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