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锚定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战略目标,11月6日,省名特优新协会与市工商联召开座谈交流会议。省名特优新协会会长赵剑、市工商联主席张修前出席,会议由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尹庆弘主持。

座谈会议上,市农业局、市工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和5家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围绕部门及企业自身优势,聚焦品牌升级、标准化生产、质量追溯、渠道拓展等核心议题与省名特优新协会专家进行交流。
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解决好 “三农” 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 “三农” 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发展的高度重视。当前,榆林正处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乡村振兴的关键阶段,必须牢牢把握全会精神实质,聚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质量效益,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让农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市工商联与省名特优新协会将积极探索建立“9+3+N” 合作机制,通过 “建机制、立项目、配资源、给资金” ,持续推进全市 “万企兴万村” 行动取得新突破。
会议强调,各行业部门要协同作战,推动特色行业、特色企业创新成功发展。落实 “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关键在于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决策作用,充分发挥商协会组织的桥梁纽带功能,要聚焦重大发展方向、重大建设活动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把商协会组织作为连接政府与市场、企业与乡村的重要纽带,让商协会成为乡村振兴的 “助推器” 和政企协同的 “粘合剂”。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发展壮大乡村人才队伍,激励各类人才下乡服务和创业就业,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与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智力活力,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难题。
(供稿:榆林市工商联)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