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山阳县西照川镇:小红薯锻造“金链条”

立冬前后,山阳县西照川镇东川村的田野里,弥漫着泥土和红薯的香甜。一垄垄土地被翻开,村民们弯腰、挥锄,一颗颗紫红饱满的红薯应声滚出,很快便堆成了小山。“这可是咱的‘金疙瘩’!”一位正在分拣的村民擦擦汗,脸上是藏不住的笑意。

IMG_256

这片丰收的景象,是东川村精心经营的成果。村里规模种植的“商薯19号”达300亩。为了这满田的“甜蜜”,县镇的农技专家成了地头的常客,从选种到田间管理,全程护航,确保每一颗红薯都达到最佳品质。

IMG_257

然而,东川村的智慧,远不止于“种得好”。

地头的丰收,直接连通着村里工厂的繁忙。这些优质红薯无需远行,直接被送进村里的粉条加工厂。经过清洗、粉碎、沉淀、漏粉、晾晒等一系列标准化流程,红薯完成了从“土疙瘩”到“金条条”的华丽转身,变成了市场上广受欢迎、口感筋道的手工红薯粉条。

“我们村的红薯品质好,粉条更是筋道爽滑,根本不愁卖。”东川村党支部书记曹成珪信心满满地介绍,“现在粉条厂每天能消化上千斤鲜薯,产品除了本地,还卖到了周边市县。我们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打造自己的品牌,让‘东川手工红薯粉条’的名声更响亮。” IMG_259

这条从田间到舌尖的完整产业链,真正将增值效益留在了村里。它不仅让红薯身价倍增,更串起了村民的致富路。产业的发展,为村里提供了200个在家门口就业的岗位。

“能一边挣钱,一边照顾家里,这日子才有奔头!”在粉条加工厂工作的曹述海的一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一颗小小的红薯,在东川村“长”成了一条红火的大产业。上阳县西照川镇负责人唐启华表示,未来的蓝图已经绘就:“我们将扩大种植规模,升级加工工艺,并积极拥抱电商直播等新渠道,让我们的优质粉条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劲的‘薯’光!”(刘嘉宵)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