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秦岭祖脉文化,促进馆校合作,资源共享,10月29日下午,秦岭博物馆“秦岭藏珍·文脉润心”文博知识“六进”活动走进商洛市小学。本次活动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打造差异化特色课程,让文博知识在生动有趣的课堂中“活”了起来。
“谁是秦岭里的‘金毛小明星’?”随着卡通动画的播放,“金毛精灵——金丝猴”互动课程拉开帷幕。博物馆讲解员通过“多媒体+互动”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认识了“秦岭四宝”之一的金丝猴。课程后半段的“金丝猴拼图”手工环节点燃全场热情。同学们协同合作,将打乱的剪纸拼成完整的金丝猴图像,讲解员则在旁穿插讲解秦岭其他的伴生动物与生态保护知识。引导孩子们关注秦岭生物多样性,在心中种下“当好秦岭卫士”的种子。

与此同时,“商山四皓与商洛文化探秘”课程以古诗朗诵开篇,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讲解员从四皓隐居商山的典故说起,结合历史事件,生动讲述了四位隐士“出山辅佐太子”的传奇经历。课堂中,“情景剧演绎”环节让同学们化身“小小历史家”,通过角色扮演再现四皓的抉择时刻,深刻体会其坚守原则、淡泊名利的精神品质,感受商洛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是该馆履行社会教育职能,让文博知识“活”起来的一次成功实践。活动同步开启线上直播,吸引点赞近万次,扩大了文化传播覆盖面。我们将秦岭的生态珍宝与商洛的历史人文精神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不仅拓展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文化自信与乡土情怀的种子,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完美结合。

未来,秦岭博物馆将继续坚守“社会大课堂”的使命,与商洛各大中小学校保持紧密合作,推动“教联体”建设,持续优化和开发“秦岭文化”系列课程,让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路上不可或缺的、充满魅力与温度的“第二课堂”。(文/张家欣)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