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汉滨区人民法院:一份超额的“亲情账单”,算出了沉默的父爱

当11岁的小轩在起诉状的“原告”位置签下自己名字时,他心里装着的,是近两年来爸爸不给抚养费的委屈和为妈妈“讨个公道”的倔强。他未曾想到,这纸诉状最终引领他走进的,不是一场冰冷的庭审,而是一次揭开“沉默父爱”真相的温暖旅程。近日,这起特殊的抚养费纠纷在汉滨法院吉河法庭的调解下,赢来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结局。

这场纠纷,源于一个日渐加深的误解。父母离异后,小轩随母亲生活,近几年来,他隐约觉得“爸爸的钱没按时来”。于是,小轩几次鼓起勇气向父亲询问抚养费,却只换来“你就只知道要钱吗?”的斥责。父亲不耐烦的态度像一根根刺,深深扎进孩子心中。最终,这个倔强的少年在母亲的帮助下,将自己的父亲告上了法庭。

“孩子起诉父亲,我们要解决的从来不只是法律问题,更是关乎亲情的死结。”承办法官在了结案情后,决定将传统的庭审转变为一次面对面的“亲情谈话”。调解室里,气氛起初十分紧张,面对儿子的质控,李先生满脸错愕与痛心。法官没有急于评判,而是拿出一张白纸,温和地说:“我们今天先不争对错,一起来算一笔账。”

在与父亲深入的沟通中,这位外表强硬的父亲终于吐露心声:“我并非不给钱,而是近期收入不稳定,但是只要手头有点钱,马上就转过去。”说着,他随即掏出手机,点开了一笔笔零碎的转账记录:200元、500元……金额不等,时间不定,就像一份不规律的“父爱日记”。法官当起了“亲情会计师”,把近两年来所有零散转账一一累加,计算器上的数字不断跳动,最终定格在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这些不成规律的零散转账,总额竟然超过了离婚协议约定的抚养费。

“爸爸,我不知道……”小轩看着那份密密麻麻的转账清单喃喃道,他一直以为父亲吝于付出,却不知道这些零零散散的钱,是父亲在生活重压下能给出的全部。此刻,那位曾用严厉掩饰无奈的父亲,也红了眼眶。他意识到,自己忙于生计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了误会。

“是爸爸不好,不该骂你,以后抚养费一定按时给,也会多陪你,多跟你聊天。”父亲郑重的向孩子道歉,伸手轻轻摸了摸小轩的头。

最终,汉滨区人民法院根据双方达成的一致意见,出具了民事调解书,这份文书不仅明确了父亲今后将按时支付抚养费的承诺,更以最庄重的方式,为这对父子重归于好的亲情做了见证。一场官司,最终以一份“超额”的亲情账单和一次敞开心扉的沟通而落幕,生动地诠释了家事审判中“调解为先,修复为本”的司法温情。(供稿:汉滨区人民法院 张潇)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