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施晓峰带队,一行8人赴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开展对口协作考察交流活动。此次行程以“产业共促、文化共融、民生共兴”为主线,历时六天,通过座谈磋商、实地调研、爱心捐赠等多元形式,全方位深化两地联动,为跨区域协作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文化底蕴:喜庆序幕 从“欢迎之歌”到“希望之歌”
鼓声激越震山谷,鼓点铿锵迎贵宾。在大安镇机关院内,开山锣鼓队员们身着特色服饰,手持锣鼓器械整齐列队,以一场气势恢宏的锣鼓表演,向远道而来的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考察组一行致以最热烈的欢迎。表演现场,队员们精神抖擞、身姿挺拔,随着领鼓人手中鼓槌起落,锣鼓声时而轻敲慢打、婉转悠扬,似山泉流淌润人心田;时而重锤急擂、气势磅礴,如群山奔涌震撼全场。鼓点与锣镲鼓交相辉映,既饱含着大安人民的淳朴热忱,更彰显着本地文化的独特魅力,每一段旋律都承载着东道主的敬意,每一个节拍都传递着携手同行的期盼。考察组一行驻足观赏,深深沉醉于这极具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中,不时为队员们的精彩演绎报以热烈掌声。这场开山锣鼓表演,不仅敲出了大安人民的热情好客,更展现了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既是两地情谊的生动见证,更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希望之歌,为这场跨越山海的协作之旅,写下了浓墨重彩的开篇。
协作机制:打破壁垒,从“单向交流”到“双向赋能”
在大安社区红色驿站会议室召开对口协作交流座谈会,大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陈伟与幸福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施晓峰分别详细介绍两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产业特色与资源禀赋,围绕产业协同发展、基层治理创新、文化传承互鉴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座谈会上同步播放两地宣传短片,直观展现各自发展优势与潜力。此次交流持续深化“定期沟通、资源互通、责任共担”长效协作机制,为两地后续常态化联动、深层次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产业发展:精准对接,从“经验借鉴”到“路径共探”
聚焦宁强县特色产业布局,考察组先后走访强川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羌源山耕智慧农业产业园,深入汇丰电子厂、东润制衣、月旭谷川等社区工厂一线,通过实地察看、现场问询等方式,详细了解当地产业规划、技术创新成果、市场运营模式及就业带动成效。此次考察既为幸福街道产业升级、业态创新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也为两地搭建起产业协作桥梁,开辟出“资源互补、优势互享、项目共推”的务实合作路径,助力实现产业发展双向奔赴。
民生福祉:精准滴灌,从“单点帮扶”到“系统助力”

在大安镇瓦窑坪村、华严寺村,考察组召开帮扶工作座谈会,倾听基层民生需求,并举行爱心捐赠仪式。同时,深入10户困难群众家中走访慰问,送去共计6000元慰问资金,将幸福街道的关怀与温暖精准传递到群众手中。此次帮扶跳出“单点支援”模式,建立起“民生需求摸排-优质资源匹配-长效跟踪服务”的全链条协作体系,既切实解决了当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推动两地民生协作从“短期帮扶”向“系统助力”提质升级,让协作成果真正惠及两地百姓。

六天的行程紧凑高效、成果丰硕,两地以“走出去学经验、引进来促发展”的双向互动模式,在产业协作、基层治理、文化交流、民生保障等多个领域达成广泛共识。此次考察交流既是一次互学互鉴的“取经之旅”,更是一场深化情谊的“连心之行”,为崇川区与宁强县续写对口协作新篇章注入强劲动力,携手绘就跨区域协同发展、互利共赢的美好蓝图。(佘瑞青)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