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夏夜的渭北平原,渭南市临渭区孝义镇中心小学的灯光篮球场便亮如白昼,2023年起,这里每年都会举办“村BA”,篮球运动已融入孝义人的血脉,它既是撬动乡村振兴的桥梁,又是农村孩子们拓宽国际视野的重要载体。
赛事点燃:当篮球唤起孩子梦想
孝义“村BA”以构建“全民参与”的赛事格局为目标,通过女队邀请赛、老年组友谊赛、中场儿童互动等,给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篮球的种子。每逢暑假,孩子们闲余之际接触更对的是电子产品,自从有了“村BA”,乡村孩子们除了干农活,能接触到塞尔维亚教练的训练,还能接触到国际化的篮球教学。为了深入实施体育强国战略,进一步推进体教融合,强健青少年体魄,以实际行动关爱青少年成长,努力推动“体教融合”向纵深发展,2024年7月,在充满希望与活力的校园里,一场独特的篮球之旅正在激情展开。
在孝义镇中心小学篮球场,隆重举行了“中塞1988青少年联盟‘双语篮球公开课’走进孝义镇中心小学”活动。几位来自塞尔维亚的教练为孝义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带来了一节别开生面的篮球公开课。他们以专业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迅速点燃了学生们对篮球的热情。操场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训练,认真学习每一个动作,教练们则耐心指导,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技巧。学校与中塞1988青少年联盟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动孝义篮球运动的发展。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近距离和教练们一一用英语交流。
“体教”融合:从“篮球赛事”到“课堂改革”
开设“篮球课程”,丰富第一课堂
集合乡情,学校从低年级起开设篮球启蒙课,由专业体育老师授课,通过日常课堂记录学生运动天赋,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抗挫折等综合能力。课堂中设置各种情景游戏,通过趣味化的课堂实践,让孩子在玩中学,培养孩子专注力和反应能力。
开设“篮球社团”,打造第二课堂
每周三无作业日,爱好篮球的孩子们拿上心爱的篮球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尽情奔跑、跳跃、投篮,每一个动作都在锻炼着他们的耐力、力量、速度和灵敏性,孩子们在篮球的世界里收获着健康和成长。社团面向全校各年级学生,构建“基础-提高”分成体系,通过“游戏化教学法”,激发孩子们参与的热情。同时设置不同难度的训练模块,将规则意识、团队精神融入战术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
规划课间活动区域,拓宽“第三课堂”
2025年春季,学校深入推进“课间15分钟微改革”,为了丰富学生活动形式,集合全体教师的智慧,对于学校地面进行“五育并举”的理念设计,各种各样的“地面游戏”,除了发挥育人功能,同时让孩子们课间动起来、跑起来,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学校凭借“村BA”的影响力,为了号召更多的孩子爱上体育,对于体育特长生专业老师进行针对性培养和指导,借助运动会等各种赛事,为孩子搭建成长的平台。近年来,多名学生已经进入专业体校进行学习。
以“蓝”为媒:开辟暑期实践作业新赛道
语文与篮球的融合,为学生们带来了别样的文学体验。学生们通过观看“村BA”,观察球员们的精彩表现,用生动的文字记录下来记录所感,语文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创作篮球主题的记叙文、观后感。同时语文老师们还深入挖掘篮球运动背后的文化内涵,结合乡情,搜集镇域内篮球名人故事,撰写人物传记,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篮球运动员们的传奇人生。一场场篮球比赛,成为了他们笔下一篇篇激昂文字的灵感源泉,在文字的世界里,篮球的魅力得到了更为深刻的诠释。
数学学科则巧妙地隐藏在篮球数据之中。学生们通过收集“村BA”比赛中的得分、篮板、助攻等数据,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制作数据图表,分析球队和球员的表现。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数学概念是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们理解篮球赛事背后的逻辑,学生们深刻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英语学科为学生们打开了国际之门的窗户。通过赛事,学生们学习篮球相关的英语词汇、术语,尝试用英语和教练们进行交流,同时以小作文的形式表达自己对篮球明星的喜爱之情。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提高了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
美术和音乐学科为篮球项目增添了艺术的色彩与韵律。学生们以“村BA”赛事为主题,设计一幅幅精美的绘画作品,描绘篮球场上激烈的比赛场景,设计独具创意的篮球海报,勾勒自己心目中的篮球英雄。音乐老师们则引导学生们为篮球比赛创编助威歌曲,充满节奏感的旋律和激情澎湃的歌词,在赛场上响起时,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气氛,让篮球运动与音乐完美融合,为比赛增添了别样的魅力。
篮球运动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壁垒,打开了农村孩子的国际视野,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更着照亮了村里孩子的篮球热爱之路。“村BA”已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火种一样点燃了孩子们对篮球的热爱,为乡村孩子打开了新世界。学校将以“篮球”为载体,让更多的孩子因体育而成长,因为运动而快乐。(孟晓娟)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