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利县正阳镇深挖青年资源,通过搭建平台、培育人才、引导激励、归雁计划等举措,让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民间巧匠等群体在乡村振兴、乡风文明建设中挑起大梁,青年正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生力军。
“我们村用集体经济入股乡建公司,通过劳务输出、劳务承揽等方式帮助村民灵活就业,累计带动本地劳动力就业300余人,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突破30万元。”该镇张家坝村党支部书记周亚男笑着说。
周亚男因家境贫困,年满20岁便到广东打工,当过操作工、开过服装店,经过多年打拼成为平利县八仙镇龙森酒店负责人。创业致富的本领和党员的身份让她成了“归雁计划”的头号选手,于2020年张家坝村党支部换届时,当选为张家坝村党支部书记。
外出人才返乡将信息、智慧、才能、资金带回了家乡,而本地人才培育则是借助当地资源禀赋优势,培养村民自身振兴乡村的内生动力。
该镇南溪河村村民廖和兵是市级鄢家台渔业现代农业园区负责人。早期看中正阳镇优质的水资源,开始发展冷水鱼产业,在南溪河村、鄢家台村打造渔业现代农业园,建成种苗孵化室、流水养殖池、圆形陆基式养殖池30多个,养殖鳟鱼、鲟鱼等高端优质冷水鱼50余万尾。
“如今产业越做越大,这离不开周围村民的帮助,公司现在与60余户村民签订了帮扶协议,提供12个长期岗位,季节性用工100余人,支付工资50多万。”廖和兵说道。
正阳镇吸引青年投入乡村振兴事业,靠的是精准服务与情感共鸣的双重驱动。周亚男、廖和兵等青年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正是这一方法的生动写照。该镇携手各村精准锁定目标群体,为民营企业家、外出创业者等高素质人才及成功人士建立“信息库”。在此基础上,提供持续关怀,定期走访其本地亲属,每年组织青年联谊活动,在春节、国庆等青年返乡高峰,精心策划座谈会、恳谈会,让他们面对面感知家乡的变化与发展。通过精准的对接服务和乡音乡情的浓浓感召,成功点燃了青年们回乡创业、建设桑梓的赤子之心。
“家乡是我心底最深的眷恋,美术是我一生热爱的事业。”1998年出生的游乙山是土生土长的正阳人。凭着从小的兴趣和扎实的绘画功底,毕业后他在镇坪县和平利县开了“艺山美学馆”美术培训学校,做美术培训和墙体彩绘。在2021年正阳镇青年座谈会上,听说家乡要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游乙山背着画板回了村。他想用水彩为家乡打开文化传播的新窗口。一墙一景,一墙一阵地,在他笔下,家乡的特色产业、绿色生态、文明乡风跃然墙上。这些墙绘不仅勾勒出农村美好生活的新图景,激发了村民共建家园的干劲,更让艺术融入乡村,让昔日的“旧村落”焕发“新颜值”。(供稿:平利县正阳镇)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