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执绿为笔 答好美丽中国新答卷

清晨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远处山峦叠翠,近处鸟语花香——这般动人的生态图景,正逐渐成为神州大地上的寻常风景。这焕然一新的美丽画卷背后,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磅礴伟力在深刻引领与重塑着中国发展的轨迹。当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强音传遍神州,总书记重要讲话如春雷激荡,深刻阐明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与核心任务。这不仅是对生态环保工作的再动员、再部署,更是对“国之大者”的深邃洞察与庄严宣示,为我们描绘美丽中国的壮丽画卷锚定了航向。

生态文明是“国之大者”,需铭刻于心、践之于行。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此乃点明生态文明建设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它绝非可缓可急的旁枝末节,而是关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命脉,是衡量高质量发展成色的根本标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攻坚期。面对新老环境问题交织、压力尚未根本缓解的复杂局面,我们尤需深刻领悟生态文明作为“国之大者”的分量,以高度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大会讲话为我们擘画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清晰指明了战略方向与任务重点,这张蓝图不是纸上谈兵,而是要求我们拿出“滚石上山”的韧劲与“闯关夺隘”的勇气。从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到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到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每一项任务都是硬骨头,每一步推进都需真功夫。我们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打好标志性战役;更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将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生动现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定力,塞罕坝荒漠变林海的绿色传奇,无不印证着这场伟大工程的艰辛与荣光。

绿色转型非负担,而是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指出,“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这揭示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价值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转化、彼此成就,绿色低碳转型不是发展的减速带,恰恰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它要求我们摒弃粗放增长路径,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大力培育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绿色技术、绿色产品、绿色服务的蓬勃兴起,正不断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当光伏板在荒漠中汲取阳光、当新能源汽车驰骋于绿色大道、当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增收的“幸福靠山”,我们便见证了绿色低碳转型如何释放巨大的经济潜力与社会效益。绿色投入即未来投资,生态优势终将转化为发展胜势。

美丽中国,是亿万人民心之所向的共同愿景。当建设美丽中国的号角响彻云霄,我们每个人都是执笔人,每个行动都是关键墨点。让我们以大会精神为指引,将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投身这场关乎未来的绿色征程。

当亿万双手共同执笔,终能绘就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那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最动人的图景。(供稿人:国家税务总局吴堡县税务局 谢江帆)

责编:刘朋涛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