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陕西农信汉阴农商银行“数字审计”实现“三大跨越”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质效,陕西农信汉阴农商银行扎实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认真落实“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总体要求,主动谋划审计在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作用作为,在金融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以更加有力有效的非现场审计监督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大局,筑牢审计监督“第三道防线”。

    从“人海战术”到“数据作战”,审计效率提质升级。稽核审计作为风险防控的“防火墙”,正经历着一场由大数据引发的深刻变革。过去,稽核审计人员依赖人工奔波核对,耗时费力却难掩“抽样检查”的局限性。随着数字科技的深度融入,这一局面被彻底改写,通过覆盖全行信贷、财务、柜面交易等核心业务的审计模型等数据系统,实现了数据的“一网打尽”。通过预设的风险模型实时监测异常指标从“变更婚姻关系”的可疑操作,到“贷款用途与实际流向不符”的隐形风险,再到“员工账户与客户账户异常往来”的合规漏洞,数据模型如同“火眼金睛”,让传统审计中难以察觉的风险点无所遁形。据统计,借助数据模型分析,该行业务合规性检查覆盖率从过去的30%提升至100%,真正实现了“全面审计、不留死角”。

    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预警”,风控关口主动前移。彻底摆脱“事后找茬”的传统审计模式,通过运用数据模型分析,让稽核审计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出击”,构建起“实时监测-预警提示-快速处置”的风控体系。审计系统导入关联关系识别模型,通过深度挖掘借款人的亲属关系、联系方式、交易对手等数据,审计部门能够及时发出风险预警,助力信贷部门提前锁定风险隐患、规避潜在损失,通过分析借款人的亲属关系、联系方式、交易对手等数据,审计部门及时发出预警,帮助信贷部门提前规避风险。在柜面业务领域,系统可实时捕捉“挂账处理不及时”“现金存取异常”等风险行为,今年以来,通过数据预警已成功阻断8笔潜在的柜面操作风险,将风险控制节点前置至发生之前,有效降低了业务运行的合规风险。

从“单点审计”到“联动协作”,数据价值深度释放。数据系统不仅提升了稽核审计的“战斗力”,更成为打通各业务条线的“连接线”。该行精准聚焦风险防控关键领域,成立数据模型、员工行为、信贷管理、运营风险和关联交易五大监测中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监测网络。数据模型监测中心通过每月对70余个模型4万余万交易数据进行分析,精准识别异常交易线索,今年以来识别风险信息15条,员工行为监测中心累计排查员工账户交易1647笔。信贷管理监测中心按月对贷款开展跟踪,累计核实预警信息1230余条,拦截处理问题33个。运营风险监测中心聚焦柜面及电子银行业务合规性,月均筛查500余笔交易记录,凭证差错率较去年下降41.61%。关联交易监测中心累计成功识别疑似关联交易5户,通过提前捕捉风险信号,为后续风险处置与合规管控赢得了主动。各监测中心按月提交分析报告、按季召开联席会议,实现了审计数据与信贷管理、财务管理、客户服务等系统互联互通,形成“数据共享、风险共治”的协同机制。

陕西农信汉阴农商银行始终坚守“四心银行”发展定位和“四求四不”经营理念,以审计职业精神和专业能力为重要保障,紧紧围绕重点、热点等问题强化审计监督的力度、深度和广度,确保数据模型让审计监督更精准、更高效。持续以科技为盾筑牢金融安全防线,以数据为镜照亮合规发展之路,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更在服务县域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征程中彰显农信担当。(杨桢)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