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养阳看春夏,春夏养阳看三伏!”
三伏天这30天
(7月20日-8月18日)
可是全年阳气最足
“冬病夏治”的绝佳时机
法官镇卫生院中医科三伏贴
开始啦~
一年一次的夏日“养生局”
快约上家人朋友们行动起来吧!
就诊攻略
伏前加强:07月10日-07月19日(10天)
初伏驱寒:07月20日-07月29日(10天)
中伏清养:07月30日-08月08日(10天)
末伏化瘀:08月09日-08月18日(10天)
伏后固本:08月19日-08月28日(10天)
时间:2025年7月10日至2025年8月28日
地点:法官镇卫生院门诊二楼中医科
法官镇卫生院
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X212
01三伏贴是什么?
定义:三伏贴是一种在每年夏季“三伏天”(一年中最热、阳气最旺盛的时期)进行的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它属于“天灸”或“节气灸”的一种。
形式:将特制的中药药膏(通常含有辛温发散、温经通络、化痰平喘等功效的中药,如白芥子、细辛、甘遂、延胡索、生姜汁等)贴在人体特定的穴位上。
原理核心:“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之一。它是根据黄帝内经《素问 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 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这是中医“天人相应”和“治未病”理论的重要实践。
02为什么选择“三伏天”贴?
中医理论认为:
1.自然界阳气最盛: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时段。
2.人体阳气外浮:此时人体气血运行旺盛,毛孔张开,腠理疏松。
3.药物吸收最佳:利用这个时机,将辛温走窜的药物贴敷于特定穴位,药物更容易由皮肤渗入经络穴位,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所。
4.扶正祛邪:借助自然界和人体双重的阳气鼎盛之势,可以最大程度地温补阳气、驱散内伏的寒邪、痰湿,从而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或减轻那些在冬季容易发作或加重的虚寒性疾病。
03三伏贴主要用于哪些“冬病”?
三伏贴主要适用于中医辨证属于虚寒证的慢性疾病或反复发作性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消化不良(脾胃虚寒型)。
▶ 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型、阳虚寒凝型)、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怕冷怕风明显者)。
▶ 妇科疾病:痛经(寒凝血瘀型)、产后身痛(风寒型)、慢性盆腔炎(寒湿型)。
▶ 儿科疾病: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小儿哮喘、小儿过敏性鼻炎、消化不良(脾胃虚弱)。
▶ 其他:体质虚弱、怕冷、四肢不温(阳虚体质)、冻疮(预防)、慢性荨麻疹等。
04三伏贴的疗程与时间节点
“三伏”节点:通常选择在每年“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各贴敷一次。
加强/巩固:有时为了加强疗效,会在“中伏”期间增加一次(称为“加强贴”),或者在“末伏”后一段时间再贴一次(称为“巩固贴”)。
完整疗程:每年夏季进行贴敷,连续治疗3年或以上为一个完整疗程,效果更佳。因为慢性病需要持续调理。
每次贴敷时长:
成人:通常2-4小时,具体时间遵医嘱,根据药物刺激性和个人皮肤耐受度调整。
儿童:时间应缩短,通常0.5-2小时,婴幼儿时间更短。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
注意:贴敷期间若感到局部灼热、疼痛难忍,应及时取下。
05贴敷后的正常反应与异常反应
正常反应:
局部温热感、发红是药物起效的正常现象。
部分人可能出现轻微色素沉着,通常一段时间后会消退。
少数人皮肤会起小水泡(尤其是药物中含有发泡成分时)。小水泡通常无需处理,保持干燥清洁,避免抓破,可自行吸收。
异常反应(需及时处理):
剧烈疼痛、灼烧感:立即取下药贴。
大水泡:如果水泡较大(直径>1cm)、或水泡破溃、或出现局部皮肤严重红肿、瘙痒、溃烂、感染等过敏反应。
全身不适:如头晕、恶心、心慌等(罕见)。
处理: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取下药贴,用清水轻柔洗净局部皮肤。小水泡可涂少量烫伤膏(如湿润烧伤膏)。大水泡、破溃或感染,应及时就医,由医生处理,避免自行挑破导致感染。过敏反应需抗过敏治疗。
06重要注意事项与禁忌人群
必须辨证施治:三伏贴并非人人适用。它主要针对虚寒性疾病。热证、阴虚火旺者禁用!
禁忌人群:
1.孕妇。
2.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3.贴敷部位皮肤有破损、溃疡、感染或严重皮肤病者。
4.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急性咳喘、咯血等)。
5.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
6.严重糖尿病患者(皮肤愈合能力差)。
7.瘢痕体质者(慎用或禁用)。
8.恶性肿瘤患者。
9.两岁以下婴幼儿(皮肤娇嫩,需非常谨慎,一般不建议)。
贴敷期间注意事项:
饮食:忌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等发物。戒烟酒。
生活:避免过度吹空调、电扇直吹,避免洗冷水澡。贴敷后4-6小时再洗澡(建议温水)。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导致药贴脱落或刺激皮肤。
穿着:穿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对贴敷部位的摩擦。
医师简介
个人简介
吴梦,男,中医内科主治医师,本科毕业于广西中医药学院,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6年。曾先后在西安市中医医院、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阳县中医医院进修学习。对针刺疗法、艾灸疗法及耳穴疗法有深入研究,擅长运用中药、中西医结合、中医适宜技术等方法治疗脾胃病、呼吸系统疾病、中风后遗症、颈肩腰腿疼等疾病。
个人简介
张远良,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山阳县第二届“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36年,曾先后多次前往西安医药科技职业学校、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山阳县中医医院等地进修学习,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尤其在诊治咳嗽、哮喘、颈肩腰腿痛、痛经及不孕症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个人简介
阮家利,男,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曾先后在西安医学院、陕西中医药大学进修学习。从事临床3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精通中医理、法、方、药,辩证施治,可熟练开展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等中医适宜技术。务求“望闻问切”四诊合参。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道疾病等内科疾病,尤其在对顽固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颇有心得。(供稿:山阳县法官镇卫生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