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铿锵的开山锣鼓在夏日骄阳下擂响,当千年金牛古道的厚重文脉与新时代文明风尚激情碰撞。7月1日,汉中市暨宁强县“文明乡风月月行”“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活动,在大安镇金牛广场铺展成一幅生动的文明实践画卷。由中共宁强县委宣传部(文明办)、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大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博学等领导现场指导,中共宁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鹏、县政府副县长马慧及全县文明实践骨干、受表彰代表齐聚一堂,共赴一场文明与风尚的精神之约。
鼓乐喧天处,文明新风踏歌来。“咚!咚!咚!” 开山锣鼓以雷霆之势划破暑热,为活动拉开序幕。鼓点如奔涌的时代脉搏,叩击着古道两岸的民心,歌伴舞《春山共赴文明约》以青山为景,舞出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微宣讲《长征一家人》用红色故事串联起信仰传承,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辉;音乐快板《宁强新风赞》以朗朗上口的节奏,细数移风易俗带来的乡貌巨变。羌族舞蹈《萨由阿由勒》扬起绚丽羌红,将非遗文化与文明新风巧妙融合;小品《扶不扶》以幽默笔触叩问道德良知,引得观众在笑声中深思;诗歌朗诵《与时俱进新风尚》与舞蹈《万疆》则以磅礴气势,勾勒出文明中国的时代轮廓。烈日下,舞台化作文明的“聚光灯”,每一个节目都是对乡风文明的鲜活诠释,让观众在视听盛宴中感受精神的洗礼。
榜样如星耀,古道新篇共续写。活动现场,“十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儿媳”及“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先进典型走上领奖台。他们中,有传承孝老爱亲家风的平凡主妇,有带领乡亲共治家园的基层党员,有以文明言行带动邻里的普通村民。“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中共宁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旭在致辞中强调,表彰不仅是对美德的礼赞,更是要让“文明种子”在金牛古道生根发芽。当掌声为榜样响起,台下村民王大叔感慨:“这些都是身边人、身边事,他们能做到的,我们也能!” 这份共鸣,正是文明实践最坚实的土壤。
集市展风采 惠民服务暖人心。活动广场上,文明集市16个展位涵盖农特产展销、文创展示、法治教育和志愿服务四大板块。黑木林醋、羌源山耕番茄等农特产展销助力乡村振兴;羌绣、剪纸等非遗文创展区弘扬传统文化;法治教育、家风家教、抵制高额彩礼等移风易俗宣传展位前,志愿者通过发放宣传彩页、现场讲解,向群众普及文明新风知识;文艺志愿者挥毫泼墨,义赠书画作品;爱心义剪等志愿服务项目,为群众提供贴心便利服务,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更推动了文明新风尚的传播,彰显了共建共享的文明理念。
古道承新韵,移风易俗正当时。从歌舞中传递的文明理念,到小品里探讨的道德抉择,再到榜样身上闪耀的美德光辉,活动如一面多棱镜,折射出宁强县大安镇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实践。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摒弃陈规的果敢——金牛社区婚丧简办的新俗已成常态;是家风传承的坚守——“好婆婆”燕玲用宽容经营家庭的故事传遍街巷;更是凝聚民心的行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如“加油站”,让文明新风融入村民日常生活。“下一步,我们将以家风滋养乡风,让移风易俗成为大安最鲜明的标识。”大安镇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仿佛为古道吹响了新的文明号角。 (供稿:宁强大安镇)
责编:张颖
编辑: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