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河县司法局扎实履行“一个统抓、五大职能”,深入开展法治建设品牌、依法行政水平、公民法治素养、法律服务能力、多元解纷质效、社区矫正监管、司法行政形象“七大提升工程”,聚力服务保障“三个年”,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
【现场同期】:今天主要是跟大家交流民法典的一些问题知识,其实在民法典出台之前,我们中国是没有一个法律能用“典”来形容,之前是民法总则、民法分则……在城关镇桥儿沟社区,县司法局干部黄序捷正在为到场的居民宣讲民法典的重要意义、核心理念等法律知识,重点讲解婚姻家庭、继承、物权、侵权责任等方面的内容,现场解答居民的法律问题,并给予专业性法律指导。
【同期】城关镇桥儿沟社区居民 王应海:宣讲人讲得特别生动,使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用民法典里面的法律知识来保护我自己的人身安全,家人以及亲朋好友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不好的、不顺心的事情,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宣讲结束后,工作人员还到社区居民家中,面对面发放法律宣传手册,详细解答居民在遭遇纠纷时如何申请人民调解和法律援助的疑问,鼓励居民在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法律途径,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同期】白河县司法局干部 黄序捷:推进普法宣传工作,我们主要是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统筹推进,线上主要是以“法治白河”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普法工作动态,转载一些普法小知识等,线下的方式就非常丰富多彩,像今天这样的集中宣讲就是我们普法宣传方式的一种,同时我们也会走村入户,将普法工作和其他的司法行政业务相结合,比如在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个案中,将普法工作揉在其中,真正实现了将普法宣传工作渗透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法治素养。
普法宣传零距离,法律援助暖民心。在构朳镇家朳村王忠言的家中,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律师正在进行案件回访。据了解,在某矿山公司工作10年之久的王忠言,2008年从公司离职后,被查出患有尘肺病,多次要求公司予以工伤赔偿,但均遭到拒绝,2022年6月,王忠言来到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寻求法律援助,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委派律师方杰为其代理诉讼,经过多方调查取证,申请工伤鉴定、职业病鉴定和劳动仲裁后,最终经白河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由该矿山公司按规定支付王忠言工伤赔偿金。
【同期】王忠言:这个事情经过了3年,中间我准备放弃了,我也跑不了路,方律师和司法局各位领导说跑不了路有我们司法局,不能放弃,鼓励我,他们工作非常耐心,对我这个事非常上心,有他们这样的好平台,终于把我的事情给我解决了,我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感谢他们。
【同期】陕西秦鑫律师事务所律师 方杰:我们律所近3年来共计承接白河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500多起,我个人承办180多起,这里面主要包含劳动争议、农民工工资、婚姻家庭等弱势群体的案件,在今后的案件办理中,我们会认真履责,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人民满意的好律师。
围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推行“三班”法律服务机制和领导干部公共法律服务接待日制度,积极整合律师、公证、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等司法行政法律服务资源,落实首问负责制及首办负责制,确保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同期】白河县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股长 阮班艳:尤其是对法律援助紧急事项或特殊群体如军人军属、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等这样的群体,我们推行“零等待”措施,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快速导入援助程序,实现高效服务“零距离”。近3年来,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法律咨询服务3000余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500余件,为受援人挽回损失1000余万元,实实在在为弱势群体撑起了一片“法治蓝天”。法治为民践初心,履职尽责显担当。
近年来,白河县司法局紧紧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统筹抓好依法行政监督、普法依法治理、矛盾纠纷化解、公共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监管等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普法宣传活动800余场次,发放普法宣传资料15000余份,培养乡村“法律明白人”1000余名,调解组织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9.79%;组织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00余次,化解涉企、涉项目建设矛盾纠纷240余起,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司法行政力量。
【同期】白河县司法局局长 丁衍明:下一步,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将继续紧紧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自觉把中心所需、群众所盼、职责所在和司法行政所能结合起来,扎实履行“一个统筹,五大职能”,为平安建设发力,为经济发展护航,为法治白河添彩,奋力推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白河新篇章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来源:白河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