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岐山县残联干部职工深入各镇、村组进行大调研、深访谈、聚众智、全记录,探究助残康复的岐山样本,以纸笔记录、用镜头定格,捕捉岐山残疾人在共同康复道路上的奋斗与收获。
“现在我能自己走走,生活也能自理了,感觉像重新活了一回!”现年57岁的王某利是岐山县故郡镇渚村的一位村民,因脑梗导致肢体二级残疾,常年生活不便。近两年来,得益于岐山县残疾人“精准康复”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他自2023年11月开始到县残联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基地进行精准康复训练,在康复师的指导下,他的肢体疼痛感明显缓解,肌张力明显降低,胳膊和手指已经能全部展开,功能逐渐得到恢复,康复效果明显,如今可以进行独立行走,恢复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王某利的故事,是岐山县残疾人经过免费康复锻炼,提升生活质量的一个缩影。两年前,岐山县就将残疾预防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纳入政府民生实事,依托辖区内各大医疗机构,实现残疾人康复项目全覆盖,残疾人可就近就便选择康复机构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锻炼(训练),岐山县残联在省市残联和县财政的支持下,建成了脊髓损伤和脑卒中后遗症自助互助康复基地。同时,按片区建成了3个镇残疾人康复站为主要服务点,为全县360名有康复需求的肢体残疾人或家庭困难的残疾人提供便捷优质的免费康复服务。
今年以来,像这样的扶残助残项目,岐山县还有数十个。从年初开始,岐山县残联围绕残疾人在生活中面临的各种急难愁盼问题,深度整合资源,在上级残联的指导下,精心策划推进扶残助残项目落地实施。先后与各镇残联、社工站、各大医疗机构、托养照护项目承接机构,秉持“助残队伍联建、助残活动联办、优势资源联享、品牌形象联树”的核心理念,推出就业创业共富行动、残疾预防康复行动、社会保障提升行动、残健共享暖心行动、先锋领航帮扶行动等五大专项行动,全方位、多层次地为残疾人提供精准且贴心的康复服务。2024年,岐山县残联通过不断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加大督促检查,推行过程管理,倒逼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提升,努力打造岐山县扶残助残工作“金名片”,形成了县有机构(基地)、镇有站、村有点的三级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推行“链”上康复、“码”上服务。推出的“二维码”服务,让更多残疾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相关服务,共享社会发展丰硕成果,先后实施残疾预防、康复救助、辅具共享、康复补贴等残疾人康复项目9个,服务覆盖全县所有镇,惠及残疾人8000余人次。
下一步,岐山县残联将持续深化残疾人助残合作机制,整合多元资源为残疾人康复提供更好的平台,创造更好的条件,让“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权利”这一要求犹如一股爱心暖流在岐山流淌、接力,让岐山县残疾人康复真正成为一个典范,助力残疾人朋友在共富路上一起同行。(供稿:岐山县残联)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