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考察来渭考察
7月8日,广西百色市人大常委会考察组来渭考察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
在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考察组先后参观了求助接待区、心理疏导室、康复训练室、图书室、儿童宿舍等各个救助功能区,查阅建档帮扶儿童档案记录,详细了解我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方法、举措和县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实体化运行情况。考察过程中,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负责人围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搭建和社会组织孵化等方面进行汇报。
考察组详细了解了我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思路、模式、经验和方法,对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探索出具有渭南特色的工作模式给予高度评价,为推动两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关爱儿童助成长 真情慰问暖童心
7月10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同爱心企业陕西致诚实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代表,前往富平县、高新北区、临渭区走访慰问4名困境儿童,为儿童送去米、面、油、牛奶、衣物等物资,传递社会温暖和关爱。
爱心企业代表将物资送到儿童及监护人手中,与孩子们及其监护人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鼓励孩子们克服暂时的困难,努力学习,健康成长。
公司创始人李先生是一名退伍军人,这段军旅生活让他有着更深切的社会责任感。企业成立以来,他始终关心社会公益事业,三年来,儿童福利院、老年公寓、困境儿童家庭、高考爱心志愿点……都留下了李先生的爱心足迹。他常说:“爱心不分大小,只希望尽我所能温暖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此次走访,工作人员还为4名儿童送去了爱心企业捐赠的风扇,为1名儿童送去高研院捐赠的爱心物资,该名儿童已连续3年获得得到高研院3000元助学金及爱心物资。
近年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工作中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链接社会爱心企业及个人参与到困境儿童救助的公益事业中,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温暖,唤起社会各界对困境儿童群体的关心关爱。
组织临时监护儿童探索科学的奥秘
近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联合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链接渭南师范学院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薪火相传 筑梦花开”实践团队,组织中心内临时监护儿童开展“探索科学奥秘、助力科学梦想”主题活动。
活动中,工作人员用一段有趣的视频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在好奇心驱使下,孩子产生很多疑问:“泡泡为什么戳不破?”“颜色为什么会消失?”工作人员通过现场讲解、动手演示,带领孩子观察、感悟、思考,在一遍遍实践操作中感受科学的奥秘。每个实验结束后,工作人员都为孩子揭秘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多思考。
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持续链接学校、企业、社区志愿服务资源,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精神陪伴、心理关爱等服务,不断丰富孩子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未成年人救助关爱服务质量。
真情暖童心 关爱伴成长
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有这样一位“妈妈”,她悉心呵护着每一位孩子的成长,没有血缘却胜似血亲。她用无微不至的爱浸润着孩子们的内心世界,用心陪伴他们成长,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她就是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王楠。
工作认真又富有爱心的王楠被中心的孩子们亲切地称为“王楠妈妈”。“我刚来中心的时候,只知道对孩子们进行一些知识上的教育、生活上的照料,后来发现这里的孩子来自各个困境家庭,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更好地与他们相处、照顾他们。”王楠说。
恰恰是工作中的迷茫激发了王楠不服输的干劲,不了解孩子,她就一个一个地去和他们谈心,不知道如何相处,她就用真诚和爱心,一点点走进这些孩子的内心世界。
慢慢地,在王楠的坚持下,孩子们逐渐接纳了她,她的工作也做得得心应手起来,用她自己的话就是“做好这份工作需要的是坚持与爱心”。
期间,让王楠深有感触的是她和孩子之间发生的一件事。
“小明(化名)刚来中心的时候有些不适应,每天晚上总是很晚才能入睡,而且睡觉时喜欢用被子将自己蒙得严严实实。我知道后便与他进行了交流。原来,小明在来这里之前是跟家人睡在一起的,单独睡会害怕,平时也会做噩梦被吓醒,于是我在值夜班的时候每天会陪伴孩子入睡,在他旁边坐着,陪他聊天、讲故事,让他慢慢有了安全感,现在的小明能独立自主地入睡,在中心也有了安全感。”王楠说。
“我喜欢王楠老师,因为她平时陪我玩游戏,关心我,照顾我。”小明说。
在王楠看来,孩子们本该灿烂如花,但因家庭变故遭遇到种种不幸,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所以每当她做完手头的工作,都会陪伴孩子们做游戏、看书,并为他们辅导作业,让孩子们感受到家人一样的陪伴。
“中心的临时监护儿童都来自困难家庭,我发现他们在心理、情感等方面都有一些缺失,与他们的相处、沟通中更要照顾到他们的情绪。”王楠说。为了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更好地融入社会,她经常带孩子们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和孩子们一起过年、组织孩子们外出参观动物园、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等,为孩子们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世界,为他们茁壮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王楠在工作方面勤勤恳恳,对孩子们视如己出,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我们中心的孩子一提起王楠老师都热情地称呼为‘妈妈’。”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说。“在与孩子们相处的时候,孩子们的一声喜欢、一个拥抱、为我偷偷藏起来的好吃的,让我特别感动,今后,我会继续全身心地投入到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尽己所能为孩子们做好服务工作,陪伴他们健康快乐成长。”王楠说。
开展困境儿童暑期集中走访
为切实做好暑期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本月前往临渭区、华阴市、富平县等地,入户走访30名建档困境儿童,跟进儿童近况并提供精准帮扶。
工作人员为儿童送去DIY手工、乒乓球套装、洗护套装及爱心企业捐赠的风扇等生活用品,全面了解儿童家庭监护、学习生活及心理状况,并进行评估和动态更新。通过和家长交流,建议家长更加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由他们引导儿童将时间投入到阅读、运动及适当的家务等,从而预防儿童暑期网络、手机沉迷,并为儿童做网络安全教育;同时,社工还为儿童开展暑期作业辅导和夏季用电安全隐患排查知识科普,提升儿童学习积极性和安全保护意识。
下一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渭南市爱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将继续关注困境儿童成长,通过入户走访等持续为儿童提供物资援助、心理辅导、情感支持、学业辅导、安全教育等服务,为儿童安全、健康、快乐成长保驾护航。
3名受助儿童搬“新家”
7月31日上午,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举办“温情相伴 筑梦未来”欢送活动,工作人员将3名受助儿童及其档案移交到市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他们的生活学习等将由市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管理照顾。
3名受助儿童原系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临时监护照料期限已满,已成年的孩子需移交至市社会福利院进行监护,未成年的孩子需移交至市儿童福利院进行监护。为了让孩子能顺利到市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学习生活,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移交工作,制定详细的移交方案。工作人员严格按照社会福利机构和儿童福利机构入院要求,积极协调医疗机构对孩子进行全面体检,对他们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进行专业评估。此外,提前为孩子洗澡、理发、剪指甲,更换新衣服和新鞋子,耐心地将每位孩子的随身物品打包好,详细记录下社工和护工对每位孩子的日常看护注意事项。社工还提前为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减轻他们因环境改变而引起的压力。
移交前,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与临渭区民政局和临渭区站南街道办事处签署委托监护终止协议。同时,为3名儿童举办“温情相伴 筑梦未来”欢送会,大家一同观看回顾孩子在中心的成长视频,在中心老师们的精心照料和帮助下,其中一名孩子中考考取了677分优异成绩,被瑞泉中学录取。接下来,中心老师们精心准备了蛋糕和对孩子们的祝福语,1名儿童代表发言,对照顾他们的叔叔阿姨表示感谢,党支部书记、站长吴超及副站长牛元媛为三名孩子送上祝福礼物,随后,吴超对孩子们讲了成长寄语和希望,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现场洋溢着温暖的氛围。
欢送会结束后,1名孩子被送至市社会福利院,2名孩子被送至市儿童福利院。市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早已准备就绪,满心期待他们的到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向市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接收人员详细介绍每位孩子的性格、喜好、习惯等,进行手续交接。市社会福利院和市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一声声亲切问候,让孩子感到十分温暖。(王西军)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