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时代热点

渭南市救助管理站:阔别十一载 父子终团聚

“儿呀,这十一年你都去哪儿了?十一年呀,你是怎么生活的啊……”4月18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一居民家中,一位年过六旬的老人紧紧抱着一位叫“仁富贵”的受助人员,泪流满面地诉说着思念。

IMG_256

“仁富贵”其实并非这名受助人员原本的名字,他原名叫陈玉,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人,患有智力残疾。据陈玉父亲陈扎庄介绍,早在2013年陈玉就意外走失了,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后,向当地派出所报了警。然而,日子一天天过去了,陈扎庄的儿子始终杳无音信。愧疚、自责……儿子的意外走失成了陈扎庄一家人解不开的心结,找到儿子,是他多年来最大的愿望。

2015年12月16日,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扎实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行动,在巡查至临渭区前进路与四马路十字附近时,发现一名流浪乞讨的男子。巡查工作人员立即上前劝导,发现该男子疑似有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于是将他接回到站内接受救助。

IMG_256

据渭南市救助管理站救助管理科科长王渭峰介绍:“当时工作人员将他接回站内,给他理发、洗澡、剪指甲、换新衣服,经工作人员耐心沟通,他仍然说不清自己姓名和家庭住址,在站照料期间,为帮助他尽快找到家人,工作人员通过在全国寻亲网、今日头条、渭南日报发布寻亲公告,公安DNA鉴定、人像比对等多种方式寻亲,然而,所有手段用尽,最终都没有结果。”

无奈之下,根据相关规定,渭南市救助管理站为他办理了落户手续,使其成为“新渭南人”,名叫“仁富贵”,并将他安置到渭南市社会福利院。

安置期间,专业护理人员悉心照顾他的日常起居,为他提供心理疏导、康复训练等服务。与此同时,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帮助“仁富贵”寻找亲人的脚步并没有停下,寻亲工作仍在继续,工作人员持续不断地挖掘寻亲线索,期盼着早日帮他找到家人。而这一找,就是9年。

IMG_256

今年4月6日,接到陇南市公安部门相关信息,已安置在我市社会福利院的“仁富贵”,与甘肃省陇南市西和县失踪人员陈玉相似度非常高。在接到消息后,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立即与失踪人员陈玉的家属取得了联系,经过多方查证,反复核对相关信息确认无误,经过现场辨认,确定“仁富贵”正是失踪人员陈玉。4月18日,在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玉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

渭南市距离陈玉父母陈扎庄、王勋子所在的银川市永宁县,将近800公里,从平坦的关中平原,到一望无际的贺兰山地,也许是为迎接离乡多年的游子,少雨干旱的银川也淅沥沥地下起了雨,滋润着这片大地。

据陈玉的父亲陈扎庄说,这次渭南市救助管理站能将我儿子送回家,也是解决了全家人的一块心病。

为了表示感谢,陈玉全家人为渭南市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送上了一面印有“寻亲解困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民政爱民”的锦旗,并且还要挽留一起吃饭,为了不打扰一家人久违的团聚,渭南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婉言谢绝了宴请,随后冒雨离开了。

至此,一场跨越三省,时间长达11年之久的寻亲画上了圆满的句号。(王西军)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