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024年3月17日,杨凌高新小学二(4)班同学们在班主任老师和家长的陪同下,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开展本学期的第一次研学活动,一起聆听昆虫物语,感受农耕文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园区展示面积约1.9万平方米,主要由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等7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及植物种质资源圃等部分组成。步入园区,首先看到的便是有着瓢虫外形的昆虫博物馆和农神后稷的雕像。
同学们首先来到昆虫博物馆,该馆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综合性最强的昆虫博物馆收藏有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20多万号。形态各异的标本、百余种昆虫图鉴、昆虫魔墙,尤其是各种各样漂亮的蝴蝶标本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同学的目光,大家边听讲解,边驻足观察,同学们在这里认识了极为珍贵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斑啄凤蝶、南美洲特有的蓝光闪蝶、会伪装的“猫头鹰”蝴蝶以及日本国蝶等,还了解了如何去辨别雌雄蝴蝶,可谓是收获满满。
在动物馆里,同学们看到了包括秦岭四宝等一大批国际级保护动物披毛犀、恐龙蛋等珍稀古生物化石标本,了解到很多“意料之外”的知识,比如熊猫不光吃竹子还吃肉,人体骨骼有206块,而小兔子骨骼竟然多达276块。在植物馆、土壤馆和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同学们看到种类丰富的植物标本以及土壤形态标本,大家对植物有了更深入和直观的认识和理解,感受到了五色土壤的神奇,也意识到要保护好水土资源和我们共同的绿色家园。同时也了解到从上古时期到现代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历史脉络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在研学过程中,同学们还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DIY完成了蝴蝶标本的制作,在观察蝴蝶结构的同时,也给自己的研学之旅留下一个美好的礼物。
通过此次活动,杨凌高新小学同学们近距离观赏、了解这个国内唯一的一个集五个博物馆和室外树木园于一体的大型农业科技博览园,为大自然的美丽而震撼。在互动体验和动手操作中探知生物科学的秘密,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也激发了少年学子一颗自然科学探索之心,让素质教育变得轻松而富有成效,这也必将成为同学们少年生活中的一次美好记忆。(田苏苏)
责编:杜鹏飞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