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阳县环境分局结合“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将清廉机关建设与“放管服”改革相结合,五举措筑牢环评审批廉政防线,不断提升环评审批的透明性、公正性和高效性,为山阳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贡献政务力量。
责任“强”廉。年初,签订了《2023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将责任层层分解,形成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良好局面。通过集体学习、定期研判、提醒谈话等方式,持续深化干部作风纪律教育和廉政警示教育,提升环评管理人员理论素养、履职能力,筑牢思想防线。
制度“固”廉。先后制定了《商洛市生态环境局山阳县分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管理的通知》《山阳县环境分局环评文件技术评审廉政规定》等内部管理制度,对环评文件受理、专家抽取、技术评估、信息公开等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提高了环评管理工作质量。
技术“筑”廉。环评文件受理前,运用“全国环评信用平台”和“三线一单”系统,核查编制单位诚信档案和建设项目是否存在触碰红线等“硬伤”;审批过程中,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评估专家库”随机抽取评审专家,坚持局务会集体研究;项目批复后,第一时间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数据管理系统”上传全过程资料,配合做好省市技术复核,不定期组织上门走访,确保环评审批客观公正。
监督“强”廉。严格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严格执行“受理、审查、审批”三次公示,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公开、透明,强化监督约束,实现建设项目环评信息的全过程、全覆盖公开,推进环评“阳光审批”。
服务“述”廉。坚持重点项目“靠”上去,要素保障“跟”上去,遇到困难“钉”进去,推动环评审批“升档提速”。截止当前,28个市级重点项目环评保障率85.7%,143 个县级重点项目环评保障率86%。今年以来,共计提供“三线一单”查询服务30余次,审批非辐射类报告表12个,整体审批时限压缩30%。
责编:杜鹏飞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