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如黛,骄阳似火。伴随着持续高温,白河县仓上镇产业建设“热”力不减,在陕西仓上沃丰渔业有限公司“陆基圆桶养鱼”基地,一溜排直径16米的大圆桶整齐排列,源源不断注入的水流冲开一池池银花,一群群小鱼忽上忽下自由自在的游弋嬉戏,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生态图景。
陆基圆桶养殖是近几年最热门的养鱼模式,因为占地少、周期短、产量高、节省人工且环保,使这种“小鱼塘”成为养殖主体的致富新选择。
“这是今年新建的水产区,目前养殖面积18亩,半个月前,第一批投放鲈鱼10万尾,后期还将扩大到30亩,饲养数量也会增加一倍,目标是向年产值200万元发展。”仓上镇灯塔村党支部书记秦苗新说,陆基养鱼要购买圆桶、增氧设备、水循环系统和饲料、鱼苗,前期需要一大笔资金投入。因此,陆基水产养殖项目由村集体、乡贤创业能人李国成及另一个入股农户合资兴办,集合了资金投入、生产管护和场地条件各项优势,在运营中通过村企联建,实现风险共担,达到利益共享。
灯塔村沟壑纵深,林木茂密,生态优美,空气清凉,素有“绿色灯塔”之称。境内的龙潭河水延绵20余公里,干净清澈,源远流长,优质而丰富的水源,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陆基养鱼”提供了非常适宜的生长条件。
好山水,兴好业,优越的生态环境加上聪明的经济头脑,灯塔村的各类种养殖产业也是风生水起,蓬勃发展。“近几年,村两委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新途径,积极争取驻村包建单位的资金支持,在护航‘老牌’农业企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同时,培育了一批新的富有活力的市场主体。目前我们村有3家市级园区,8个镇级园区和家庭农场。”秦苗新介绍说,这些企业主体撑起了“产业强村”骨架,带动了村域经济发展,为灯塔及周边石关、槐坪、天宝等地60多户村民提供了常期或季节性就业机会。
高山偏远的灯塔村,在产业发展上可谓是“多点开花”,灵活择项。以生猪养殖为支柱,绿康和绿佳两个企业年养猪近8千头,出栏量达5千余头,占据全村养猪总量八成以上。不仅养猪规模大,他们还把养殖与种植高效融合,做成循环农业,附带延伸了种养结构链条,获得了喜人的经济效益。
灯塔人既有智慧的头脑,又有勤劳的双手,这也是村里一些企业“经久不衰”越做越大的秘诀。2015年返乡创业的秦立新,先是种植大棚蔬菜,两年后转型养猪,他靠着勤劳实干和苦学技术,10年时间,成了仓上乃至白河养殖业知名的“绿康”企业。除了生猪,灯塔村的黄牛也是产业亮点,几家农场年存出栏量在300头以上;林下养鸡8千余只;大棚菜种植12亩;羊肚菌栽培60亩。此外,还有魔芋、核桃、木瓜、板栗等特色林果经济。
水流而活,人活而兴。产业发展也要顺应市场变化,而不是只盯着已有的现状。“灯塔村有独特的生态环境,是避暑休闲的好地方,我们计划将来以陆基养鱼为引线,增加其它水产种类,建设特色‘鱼庄’农家乐和民宿,打造高山乡村‘水产品体验’系列,向生态旅游发展!”在灯塔村两委班子的“未来5年规划”中,一幅“绿水青山”图画,正在描绘着“金山银山”的轮廓。(朱明富)
责编:张颖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