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红色基因不仅是会议室里的专题片与学习资料,更是流淌在日常监管血脉中的精神动力。通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监管实践深度融合,基层执法队伍正用“为民、担当、创新”的力量,筑牢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红色精神的当代转化
在一次次集中学习中,《安康党史回眸》专题片带领干部职工重温了“沈氏三贤”的家国情怀、廖乾五的革命担当、红三军过安康的艰难跋涉、牛蹄岭战役的浴血奋战……这些跨越时空的红色记忆,被转化为推动监管工作的现实动力。
“党史学习不是一阵风,而是长期滋养。”我局负责人强调,通过制度化学习、案例化研讨、项目化推进,红色精神已融入日常监管的每一个环节。
“三种力量”引领监管实践
为民力量——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食品安全监管中,全局深入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检查食品经营单位800余家次,整改隐患120余处。全县学校食堂、大型餐饮单位实现“明厨亮灶”全覆盖,“快检室+流动检测车”为群众免费检测农产品2000余批次,让市民吃得更放心。
担当力量——直面新业态新挑战。面对网络餐饮等新业态,监管人员敢于亮剑,启动“你点我检”专项行动,对全县229家外卖餐饮单位全覆盖执法检查,并建立餐饮市场主体动态监管“红黑榜”,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开通报,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
创新力量——科技赋能智慧监管。“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平台已接入1099家餐饮单位,后厨问题整改率超过95%。同时,1127处学校、养老机构、机关食堂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实现24小时可视化监管,风险预警功能推动监管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
全领域安全守护
在特种设备安全方面,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对商场电梯、工厂锅炉等设备全面排查,隐患整改率达100%,“一设备一档案”精细化管理有效防范了安全风险。
消费维权领域,推行“72小时响应机制”,今年已受理投诉举报1032件,及时维护了消费者权益,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长效机制与未来展望
汉阴县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石良强调,下一步将继续深化智慧监管体系建设,探索更多数字化监管手段;加强基层监管能力建设,提升应对复杂市场环境的能力;深化与群众的互动,让监管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在汉阴,红色基因正在转化为守护民生的实际行动。这种转化不仅提升了监管效能,更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吴佳洁)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