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紫阳县瓦庙镇:流动培训送技能 精准服务解民忧

“师傅,您看我这包子褶捏得对不对?”近日,在紫阳县瓦庙镇新华村王家河安置点,45岁的村民张丽娟举着刚捏好的包子,向中式面点师请教。这场热闹的培训,源于她在月初院落会上那句“想开店却没手艺”的心里话。

IMG_256

瓦庙镇的党群连心服务网格队由党员、村干部和镇干部组成,一百二十余名镇村干部每周至少2次入户走访。每月固定在各组召开的院落会上,队员们会把村民诉求一一记在民情民意纪实簿上。“新华村张丽娟想学制包子”“新民村18户居民盼面点培训”……这些诉求每周五都会汇总到镇政府的民情分析会。

IMG_256

会上,镇领导结合专家团队和创业成功人士的建议进行研判。“各县商超通过了解,每月缺1000多斤到2000多斤手工面点不等,这是个大缺口。”本土创业者贺至杰分享的经验,与专家“中式面点市场需求稳定”的分析不谋而合,镇里当即决定开展中式面点技能培训。

考虑到8村1社区最远相距14公里,镇里打造了“流动培训班”,用改装的车辆载着蒸箱、面板等工具巡回授课。“以前集中在镇里培训,俺们村12人报名,最后只去了5个,光路费就花了不少。”老庄村支书彭强说,“现在培训到村口,26人全到了。”

IMG_256

“以前发面总失败,现在知道温度怎么控制了,下周就准备去赶集试卖!”张丽娟捧着刚蒸好的包子笑着说。据统计,截至目前,流动培训班已累计展开11场次培训,培训人才300余人次,接下来还将开设月嫂、电商等课程。瓦庙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方勇表示:“群众的需求清单,就是我们的服务菜单,要让精准服务落到实处。”

从收集诉求到精准施策,瓦庙镇用“一支党群连心网格服务队+共话一场发展院落会+一本民情民意纪实簿”的模式,把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让乡亲们的创业路越走越宽。(陈浩轩)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