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平利法院民事审判庭调解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承办法官用真诚和专业的态度传达了司法温情,修复了亲情“裂缝”,维护了家庭和谐,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老葛是小葛的叔叔。2018年,小葛因生意周转资金紧张,向老葛借款30万元。同年底,老葛为了帮助小葛,又从银行借款15万元转借给小葛。后借款到期后,老葛找小葛催要借款,但小葛因生意经营不善,屡屡推脱,拒不还款。老葛于是将小葛起诉至法院,要求偿还借款和利息。
承办法官了解到以上情况后,第一时间与小葛取得联系,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中,承办法官先将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释明,确保本次调解符合法律规定,随后承办法官让双方从亲戚情谊角度看待借款关系,并对老葛倾力帮助小葛以及小葛资金困难仍然按期向老葛支付利息的行为表示肯定,希望双方考虑对方情况,以正确的态度配合调解。通过承办法官的劝说,双方均体会到了对方的付出和情谊,老葛同意为小葛延长还款时间并降低利息,小葛也表示会按时还款,不辜负老葛信任。
法官说法:亲属间的借贷纠纷最易伤及亲情、破坏家庭和谐,双方均需以珍视亲情为首要原则妥善处理。出借方当初伸出援手本是基于亲属情谊,面对还款纠纷时,可多体谅借款方可能存在的实际困难,通过平和沟通协商调整还款方案,避免因急于追讨款项激化矛盾。借款方更应铭记亲属的信任与帮助,即便遭遇困境,也需主动坦诚说明情况、表达还款意愿,而非消极推脱,让亲情在相互理解中得以维系。若分歧难以自行化解,建议优先选择调解等温和方式解决,在法律框架下最大限度修补亲情裂痕,共同守护大家庭的和谐。(胡开明 康鑫)
责编:张颖
编辑:刘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