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石泉县人社局:靶向培训筑根基 技能点亮就业路

就业是民生之本,技能是就业之基。今年以来,石泉县以“稳就业、保民生、促发展”为核心目标,聚焦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打出职业技能培训“组合拳”,通过精准化服务、实用化课程、品牌化培育,让万千劳动者手握“技能钥匙”,打开就业增收、人生出彩的大门。

靶向服务,让培训精准对接需求。“不用出门就能收到培训信息,村上还派人来家里问我想学家政还是烹饪,太贴心了!”刚参加完育婴员培训的王大姐笑着说。为破解“培训与需求两张皮”难题,石泉县创新“数据赋能+靶向服务”模式:线上依托“石泉县零工市场”小程序、“石泉人社”微信公众号,让培训信息“点对点”触达群众;线下组建专项服务团队,深入企业车间、乡村院落,同步摸排用工需求与就业意愿。从需求摸底到课程定制,再到岗位对接,全链条服务让每一分培训资源都用在“刀刃上”。

实用为要,让技能扎根产业土壤。“学了电工手艺,现在在园区企业上班,一个月能挣4000多!”脱贫户李大哥的获得感,正是石泉县技能培训“接地气”的生动写照。围绕县域“五大产业链”发展需求,当地精准开设中式烹调师、焊工、养老护理、互联网营销师等近30个工种培训,把课堂搬到产业一线。截至目前,73期培训已覆盖1901人次,其中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954人、脱贫劳动力897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51人,一个个实用技能正转化为群众手中的“饭碗”。

提质增效,让证书成为增收凭证。“考了初级中式烹调师证,去餐馆应聘立马被录用,工资比没证时高了近千元!”这是技能认定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今年以来,石泉县已组织229人参加电工、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通过规范流程、严格监管,让技能证书“含金量”十足。从培训申报到现场督查,再到就业对接,全程质量管控确保“培训一人、合格一人、就业一人”,让劳动者凭技能立身、靠本事增收。

品牌引领,让劳务名片走向更远。石泉县挖掘地域文化与产业优势,重点培育“石泉鱼厨”“石泉蚕桑工”等特色劳务品牌,让传统技艺与现代技能碰撞出就业新火花。通过集聚技术、人才、数据要素,让特色品牌成为劳动力就业的“加分项”,推动更多劳动者从“会技能”到“善技能”,从“能就业”到“就好业”,在高质量就业的道路上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从田间地头到车间厂房,从课堂学习到岗位实践,石泉县用技能培训架起民生“连心桥”,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在奋斗中收获幸福,让“稳就业”的底气更足,“保民生”的根基更牢。(供稿:石泉县人社局)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