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是我们胡支书叫我呢!今年是我来到汉阳镇集镇社区的第十年,集镇社区是汉阳镇“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初到社区,面对错综繁杂的基层工作我茫然失措,加上自身性格内敛,造成工作状态常常“不在线”。幸好,胡支书他的“法眼”看穿了我的顾虑,在工作之余常跟我谈心,分享基层党建、服务群众等领域的工作经验方法,帮我明确方向、厘清思路。
胡支书总是说,“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用心’二字。”我清晰地记得一次调解居民矛盾纠纷吃“闭门羹”后,找胡支书诉苦的场景,“双方情绪都很大,压根儿谈不成!花坛就那么大,谁都想多种菜,谁也不让谁!”胡支书了解情况后,立即召开支委会,商讨决定紧抓驻村第一书记“组团服务”,由驻村第一书记李晋旭通过联系县委统战部、县发改局、县教体局等县级帮扶部门力量,筹措资金,租赁邻近长岭村3.4亩土地,建立“小菜园”,以每块每年40元的价格承租给小区居民。缓解因居住环境变好,但习惯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对吃什么都要花钱买的日子不太适应的搬迁居民产生的“种菜纠纷”。经过胡支书的指点迷津,大家立即行动,迅速落实。当我再次走进居民家,“小意啊!有了“小菜园”,种点葱姜蒜,省事、省力、省钱、还省心!”搬迁户刘阿姨满脸笑容地说道。
听,是2栋的李大爷叫我呢!咋得了?我也在想咋得了啊!当我将求助的目光投向胡支书,他沉稳地拍了拍我的肩:“走,先去看看。”望着下拉的电线,这种“飞线充电”的乱象,在集镇社区已存在多年。当天下午,社区紧急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在镇党委的指导下,一支由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组成的攻坚小队迅速成立。我们带着印制的《安全用电手册》敲开一户户家门,用“电动车楼道充电引发火灾”的真实案例耐心讲解隐患。针对居民“充电桩少、充电难”的顾虑,胡支书带着我们走遍两个搬迁小区,联合电力、施工队实地勘测,最终敲定在空旷地带增设2处智能充电桩。当李大爷乐呵呵地推着电动车来到新建的充电桩前对我说:“小意啊!现在充电又方便又安心!”看着亮着指示灯的充电桩整齐排列,听着居民们的交口称赞,我忽然明白,当初胡支书那坚定的一拍,拍开的不仅是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是党群连心的温暖桥梁。
听,又是一声声急切的呼唤!这一次,是住户潘大哥向我反映社区缺乏残疾人健身复建场所的问题。看着他满脸期盼的样子,我心里既着急又没底。关键时刻,胡支书就像一颗“定心丸”,他带着我一户户走访,详细记录需求和建议。他常对我说:“小意,只有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办,才能真正走进他们的心坎里。”在胡支书的带领下,我们积极与镇便民服务中心沟通,终于,成功争取到了省残联基层残疾人健身+康复中心建设项目名额。如今,崭新的康复+健身活动中心里,大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潘大哥激动地说:“小意啊!多亏了你们,我终于有了复健的好去处!”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在基层工作中,每一次群众的认可,都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十年光阴,在胡支书的言传身教下,我从那个面对工作手足无措的“新手”,逐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社区干部。我学会了如何倾听群众的心声,如何解决群众的难题,更懂得了什么是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责任与担当。在汉阳镇集镇社区,“小意、小意”的呼唤声还会不断响起。而我,也将带着胡支书传授给我的经验和信念,继续扎根基层,用心用情服务群众,让这份温暖的“接力棒”永远传递下去!(通讯员:杨小意)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