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社会民生

榆林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从刚性执法到柔性家访 以心换心解治理难题

2025年初以来,榆林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新明楼大队以新建路标准化管理为基础,持续向精细化管理纵深推进。在实践过程中,执法人员深刻认识到,城市治理的核心在于平衡秩序维护与民生保障的关系,尤其是在新建南路等繁华区域,这一挑战尤为突出。该地段疏导点设置空间有限,流动摊贩数量持续增长且流动性强,其中特困家庭、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占比较高,摆摊经营是其维系生计的重要甚至唯一途径。部分摊贩因生计压力,对常规管理存在抵触情绪,甚至发出“要吃饭”等现实诉求,使得传统的刚性执法手段面临效果不彰、矛盾易发的困境。

IMG_256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新明楼大队转变思路,创新性地将刚性“执法”转变为柔性“家访”。执法人员不惧酷暑,带着诚意与关切,逐户深入走访15户特殊困难摊贩家庭。他们与摊贩坐下来,面对面、心贴心地交流,耐心倾听他们讲述生活与经营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正是这份真诚的倾听和设身处地的理解,赢得了摊贩们发自内心的理解与信任。对于走访中发现的符合各类帮扶政策的对象,执法人员细致地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帮扶档案。同时,大队主动联合新明楼街道办事处、属地派出所、交警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四海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会商,协调资源,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帮扶内容实实在在,覆盖多个方面:从联系寻找租金合适、位置合规的经营场地,到协调提供必要的经营设备或启动物资支持,力求全方位、多角度地为这些特殊困难摊贩纾解燃眉之急,铺就一条可持续的生计之路。

IMG_256

针对“家访”中反映集中、市民反映强烈的三官会巷长期占道经营等“老大难”问题,新明楼大队聚焦该巷人车混行、安全隐患突出、通行效率低下的核心痛点,多次深入实地调研。通过反复勘察测量,并充分结合商户实际经营需求,大队制定了科学的整治规划。首先,针对师某、艾尼(新疆籍)等5户摊贩长期占道经营形成的“顽疾”,大队采取“疏堵结合、综合施治”策略,通过耐心细致的劝导、规范疏导与全面的政策宣讲,引导区域内所有摊贩进入合法合规区域经营,在坚决维护法规秩序的同时,兼顾民生需求,力求从源头上化解矛盾。其次,为彻底改善该路段秩序,大队果断清理占道障碍物,依法拆除了巷口一处违规设置的户外广告牌,协调搬离长期占道的“四海放心早餐亭”,有效释放了公共空间。最后,在巷子南北两侧关键节点增设人车分离硬隔离护栏。大队克服夜间施工光线不足、协调难度大等困难,组织精干力量分工协作、高效推进,仅用数小时便完成了隔离护栏的安装。为有效解决此处停车难问题,新明楼大队主动对接恒泰运输公司,创新性提出“政企合作、共建共享”模式,由恒泰公司出资将其门前闲置区域改造为规范化停车场。目前,该停车场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移交城投公司统一管理。通过上述系列举措,三官会巷昔日的混乱景象得到根本性扭转,通行秩序井然有序,环境卫生显著改善,赢得了过往市民和沿街商户的广泛好评。

IMG_256

三官会巷整治前

IMG_256

三官会巷整治后

经过执法人员的积极努力,“家访”摊贩工作效果显著。在日常管理中,摊贩对执法工作的配合度提高,沟通更为顺畅,城市秩序与民生保障实现了良性互动。下一步,新明楼大队将继续推进家访摊贩工作,细化帮扶措施,并加强与民政、人社、残联、市场管理、属地社区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大队将积极争取在就业帮扶、社会保障、技能培训、经营许可等领域获得更多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努力为辖区摊贩,特别是困难群体,营造一个更加规范有序、包容友好、可持续的经营环境,不断深化“智管”与“情治”相融合的善治之路。(供稿:榆林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新明楼大队)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没有了

已是最早文章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