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略阳县郭镇从群众急难愁盼处发力,以具体行动推动民生改善,同时推动机关作风转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新风正气。
拆违治乱优环境 畅通民生“幸福路”
“过去集镇区中心的公共区域被搭建了烧烤棚,油烟熏得周边住户不敢开窗,油渍污染导致地面黏腻,群众反映强烈。”郭镇社区负责人介绍。这片区域本是居民休闲和班车临时停靠点,烧烤棚不仅侵占了公共空间,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成为社区的“老大难”。
为此,社区成立专项工作组推进整治,多次上门与经营者沟通。起初,经营者抵触情绪较大,担心影响生计。工作人员迎难而上,耐心宣讲政策法规,经过反复细致工作,经营者最终理解并同意拆除。
社区在原址规划建设了8个标准化停车位,如今变成了整洁有序的停车区,集镇区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解民忧办实事 清泉流淌润民心
北河沟村的饮水问题一直是村民的“心头结”。高温干旱时节,水源地水量骤减,村民需往返数里取水,老人儿童尤为艰难;汛期,雨水裹挟泥沙涌入水源,导致自来水浑浊,即便沉淀后仍有杂质,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村党支部书记主动担责,多次奔走于镇政府与帮扶单位市水利局之间。起初因资金紧张、规划复杂,项目推进受阻。但他坚持带着旱季水源见底、汛期水体泛黄的照片,反复陈述村民困境,力证建设水厂的紧迫性。
经过不懈努力,村里成功争取到专项建设资金,村级水厂项目现已启动。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沿线450户群众的安全饮水问题,既能在旱季保障稳定供水,又能在汛期通过沉淀过滤净化水质。
改作风提效能 机关新风拂面来
在公务接待方面,郭镇专门制定了机关廉政灶收费标准,所有公务接待统一安排为便餐,从源头上杜绝铺张浪费。同时,全面推行公务餐费“扫码支付”制度。如今每笔公务用餐均通过扫码实时结算,做到“一餐一结、全程留痕”,确保公务支出在阳光下规范运行。在会议安排方面,将每周例会调整为每两周一次,且时长严格控制在1.5小时内。
现在,干部们带着笔记本深入社区村落,坐在居民家中倾听需求,蹲在田间地头察看实情,将“会议室里的规划”切实转化为“社区里、田埂上的方案”,用实干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来源:略阳县融媒体中心)
责编:刘朋涛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