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旬阳法院高新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从受理到结案仅用时一天。
基本案情:2020年2月,被告周某雇佣原告陈某提供劳务,双方对劳务内容及工资标准进行了约定,劳务结束后周某应支付陈某劳务工资32000元。因周某一时无力支付,2021年,周某向陈某出具了欠条,对欠付的劳务工资予以确认。后来陈某多次催促周某支付欠付的劳务工资,周某均不予理睬,陈某无奈诉至法院。
调解经过:了解到陈某的诉求后,承办法官立即拨打周某的电话,在核实相关情况后,周某表示自己下午就来法庭处理。考虑到该案件事实清楚、争议不大,调解更有利于纠纷化解,在征求双方当事人同意后,遂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调解中,原告陈某表示劳务工资已经拖欠3年,一家老小的生活开支都是靠自己支撑,要求被告立即支付。被告周某对欠付陈某的工资表示认可,也感到惭愧,称之所以不接陈某电话是因为一直在想办法筹钱,没拿到钱不好意思和陈某联系,希望陈某可以宽限履行期限。双方就履行时间进行协商,却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
承办法官耐心调解,引导双方当事人换位思考,相互理解,最终,双方就履行期限达成了一致意见。该起案件当日即得以化解,既维护了原告的合法权益,又缓解了被告的还款压力,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合法的劳务关系受法律保护,劳务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提供劳务一方按照约定提供劳务的,接受劳务的一方应当按照约定支付劳务报酬。在务工过程中,广大劳务工作者要全面了解工程涉及的发包、分包情况,弄清楚劳务费由谁支付,并及时保留凭证,避免遇到纠纷无处主张。一旦遇到劳务费久拖不付的情况,要第一时间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刘力搏)
责编:张颖
编辑: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