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气温骤降、昼夜温差加大,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进入高发季。为切实做好秋冬季节流感防控工作,降低校园流感爆发风险,保障师生身体健康与正常教学秩序,丹凤县峦庄镇中心卫生院结合辖区内学校流感防控实际需求,于2025年11月14日在峦庄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一系列流感宣传活动。通过多样化宣传形式,向师生及家长普及流感防控知识,提升全员防护意识与能力。

本次宣传活动结束后,学生对“流感与普通感冒区别”的认知正确率显著提高;家长对“流感疫苗接种必要性”的认可率亦有所提升,已有多名家长现场咨询为孩子接种流感疫苗。本次活动搭建了卫生院、学校、家长三方沟通桥梁,明确了三方在校园流感防控中的职责,形成“卫生院指导、学校落实、家长配合”的防控合力,为后续校园公共卫生防护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
可以分为甲、乙、丙、丁四种类型,临床上人最常见的是甲型和乙型流感。今年流感来得早、势头猛,主要是甲型流感H3N2毒株。

主要症状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一般一周内自愈,但在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中则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
流感≠普通感冒
儿童青少年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也是重症病例的高危群体。相比鼻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等引起普通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全身症状更重(如突发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神经系统损伤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被周围人吸入后就可能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此外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手、日常用具等间接传播。
气溶胶传播:在密闭、通风不良的房间,病毒还可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即使没有直接接触患者,也可能通过吸入气溶胶感染。
如何科学预防流感?
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建议每年在流感季节来临前(通常是9月到10月)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饭前、便后,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毒剂。
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避免人群聚集
流感高发季,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如果必须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建议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使用加湿器增加室内湿度,减少呼吸道黏膜干燥。
得了流感怎么办?
1.及时到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佩戴好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2.适当多饮水,饮食清淡易于消化,让孩子充分休息,避免劳累,注意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3.咳嗽、打喷嚏用纸巾等遮住口鼻,并经常用肥皂水及洗手液洗手,及时对被流感病毒污染物品进行消毒。
- 出现流感症状后需要居家休息,请家长及时向班主任上报幼儿就诊情况,体温恢复正常,流感样症状完全消失48小时后方可返校。(方丹丹)
责编:杜鹏飞
编辑:王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