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卫生健康

志丹县人民医院:市县两级医院多学科联动 成功抢救附子中毒患者!

“医生!快,快救救他!他不行了!”

忙碌的急诊大厅被一阵急促的呼救声惊醒。患者谢某被几名同事用平车推进抢救室。只见他面色惨白、口唇发绀、浑身湿冷、呕吐不止,意识逐渐模糊,心律严重紊乱。

时间就是生命。一场与死神的赛跑,就此展开。

IMG_256

【抽丝剥茧】—元凶竟是“它”

抢救刻不容缓!医护团队迅速将患者接入抢救室,第一时间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路。监护仪上警报灯不断闪烁,显示患者心率极不稳定,时而过速、时而濒临骤停,血压也低得惊人。

“怎么回事?发病前他接触了什么?”黄萍副主任一边指挥抢救,一边快速询问关键信息。她脑海中迅速排除心肌梗死等可能,同时启动绿色通道,并请心内科刘军主任紧急会诊。

家属哽咽道:“他听信偏方,用生附子炖肉,说是治关节痛……就吃了几个……”

医生心头一紧——生附子,素有“中药四大毒药”之首之称。中医科郭平专家随即被请来急会诊。

元凶锁定:生附子中毒!其所含乌头碱毒性极强,仅几毫克就足以致命,主要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和呼吸中枢麻痹。

【生死时速】—多学科协作抢救

诊断明确,抢救方案迅速制定。针对乌头碱中毒,核心在于快速清除毒物、稳定心电活动、对症支持治疗。

IMG_256

第一步:争分夺秒,清除毒物

紧急洗胃是首选:尽管患者已呕吐,胃内仍有残留。然而在洗胃过程中,患者突发室颤、意识丧失。心内科刘军主任果断下达指令,值班医生准确执行,连续三次200J电除颤后,患者室颤得以纠正。

第二步:生命支持,稳住心搏

建立多路静脉通道:快速补液,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纠正休克,维持血压。

药物干预:根据心电监护提示,立即使用胺碘酮等控制致命性室速、室颤,并应用升压药维持循环稳定。

第三步:严密监护,全面护航

呼吸支持:密切监测呼吸与血氧,随时准备气管插管,防范呼吸肌麻痹。

内环境维护:持续监测心电、血压、血氧,定期复查电解质及肾功能,保障全身脏器功能稳定。

IMG_256

【化险为夷】—生命之光重燃

历经2小时不间断的紧张抢救,监护仪上紊乱的心律终于转为稳定的窦性心律。患者血压逐步回升,肤色转红,意识渐渐恢复。

当他虚弱地睁开双眼,问出“我这是在哪儿?”的那一刻,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和门外焦急等待的家属,终于松了一口气。

我们赢了!从死神手中夺回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志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高海东立即联系延安市人民医院医院急诊科,在急诊医护团队1小时的精密监护下,患者被安全转运至延安市人民医院。延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随即启动急性中毒绿色通道,详细询问病史、认真查体,并安排紧急血液灌流。

经延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3天的精心治疗,患者最终痊愈出院。

这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充分体现了市县两级多学科高效联动、“绿色通道”畅通无阻,为危重中毒患者筑起一道坚实的生命防线。

【医者箴言】—敬畏是安全的前提

此次抢救的成功,离不开医疗团队的专业、迅捷与协作,同时也为我们敲响警钟:

1.“药”与“毒”仅一线之隔:附子虽是经典中药,但生附子毒性剧烈,严禁内服!即使是炮制后的附子,也必须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严格按医嘱煎煮和服用。擅自使用,无异于服毒。

2.切勿迷信偏方:不轻信“祖传秘方”“民间偏方”。任何疾病的治疗,都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医师的帮助。

3.中毒后立即就医:一旦怀疑药物或食物中毒,请立即拨打120,并携带可疑物品,为医生诊断提供关键线索。切勿自行催吐,以免发生窒息等二次伤害。

生命只有一次,不容我们以身试“毒”。科学用药,敬畏生命,才是对健康最大的负责。(惠冬明)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

 

版权所有和免责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本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已经本网授权,必须注明“来源:陕西时代网”,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陕西时代网)”的作品,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3.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