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辖区村医对社区常见急症的应急处置能力,筑牢基层医疗急救第一道防线。11月10日,洛南县古城镇卫生院急诊科组织开展社区急救医学专题培训,全体村医参加此次培训。

本次培训聚焦基层诊疗高频急症,内容兼具实用性与针对性。急诊科医生杨鹏飞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围绕妇产科常见急症(黄体破裂、异位妊娠、卵巢肿瘤蒂扭转、急性盆腔炎)、皮肤科急症(过敏性休克、蜂蜇伤)、耳鼻喉科急症(鼻出血、咽喉异物)及意外伤害(中暑、淹溺、烧烫伤、电击伤、冻伤、动物咬伤)等核心内容,系统讲解了急症识别要点、现场紧急处理流程、转诊指征及风险规避技巧。针对过敏性休克、咽喉异物梗阻等危及生命的急症,重点强调了快速响应、规范操作的重要性,确保村医能精准把握急救黄金时间。

另外由内科医生王丹茜做了心肺复苏急救知识培训,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了心肺复苏的重要性、适用场景及核心原理,重点梳理了“判断意识—呼叫急救—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标准化操作流程,针对基层医护人员常遇的操作误区进行细致解读,强调“按压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等关键指标的重要性。

理论讲解结束后,进入心肺复苏(CPR)实操演示环节。急诊科两位医生通过模拟人示范,详细拆解了成人、儿童心肺复苏的按压位置、深度、频率、通气比例等关键操作,从按压姿势、手部定位到人工呼吸的配合技巧,直观展示了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的标准动作,并针对操作中易出现的错误进行逐一纠正,同时强调了心肺复苏和心电除颤相互配合的必要性。最后还邀请村医们分组实操练习,耐心答疑解惑,确保每位参训人员都能熟练掌握规范操作流程,切实提升实操能力。

此次培训采用“理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既有专业知识的系统梳理,又有核心技能的实战演练,有效弥补了村医在急症急救领域的知识短板,强化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应急处置能力。参训村医纷纷表示,培训内容贴合基层诊疗实际,实用性强、指导性高,今后将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诊疗中,为村民提供更安全、高效的急救服务。
下一步,洛南县古城镇卫生院将持续聚焦基层医疗服务需求,常态化开展各类业务培训与技能交流活动,不断提升辖区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为保障村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筑牢坚实的医疗保障网。(供稿:洛南县古城镇卫生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