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耀州这片浸润着“药王”孙思邈养生智慧的土地上,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始终以“传承中医精粹,守护百姓健康”为初心。近日,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袁尤素福老中医的一位徒弟小程,写下了一段饱含深情的跟师感悟,字里行间满是对中医的敬畏、对恩师的感恩,更藏着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中医传承的生动实践。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份感悟,走进这段充满药香的传承故事。
初遇袁老,打破思维边界解锁中医 “整体观”
小程是一名陕西省中医药大学的在读学生,今年假期,慕名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中医袁尤素福先生名望,主动拜师袁老,成为袁尤素福先生的跟师弟子。
初见袁老,便让小程的医学思维经历了一场“颠覆性重构”。在学校,她所学到的是将人体拆解为器官与细胞、治疗瞄准具体靶点的现代医学认知;而袁老却用几十年的从医经验告诉她:“人是一个整体,五脏六腑相生相辅,气、阴阳、五行是理解人体的根本。”
这份“整体观”,正是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坚守的中医内核。从孙思邈“天人合一”的理念出发,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始终强调中医不是孤立看待病症,而是从生命整体出发辨证施治。袁老的言传身教,让小程真正读懂了课本上“阴阳五行与脏腑学说的联系”,也为她埋下了“学好中医”的根基 —— 这不仅是个人的启蒙,更是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以老带新、传承精髓”的缩影。
跟诊日常,倾听与辨证,藏着中医的 “人文温度”
“头晕不晕?肚子凉不凉?”面对患者,袁老总是耐心的询问与温和的疏导。小程在感悟中写道,袁老问诊从不止于“身体痛楚”,更会捕捉患者“眉宇间的愁绪、声调里的疲惫”。一句“操心太多,伤着脾了”,能让焦虑的患者瞬间放松;一方“人参养荣汤”,会根据患者失眠症状加对药、遇热病换沙参,连“一味药之差”都能让患者感受到疗效的不同。袁老常说:“西医治‘病’,比如感冒病毒;中医治‘证’,是邪气侵袭后人体的独特反应 —— 风寒束表、风热犯肺,治法截然不同。”
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始终认为“医病先医心”,每位医者都需像袁老这样,用“心与心的照拂”让患者感受到被“看见”。这种超越技术的温度,是“药王精神”的延续,也是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守护百姓健康的不变追求。
蜕变成长,从 “知中医” 到 “信中医”,见证传承力量
“中药不再是苦口的黑汤,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精灵。” 跟师数月,小程对中医的认知完成了从“神秘符号”到“信仰坚守”的蜕变。
她开始读懂每味药的“性情”:柴胡升散如开窗疏解肝郁,酸枣仁甘酸能敛血安神,茯苓淡渗似疏通淤塞河道;也读懂了“阴阳五行”的真谛 —— 困倦与躁动、低落与亢奋,皆可通过“对立统一、动态平衡”的逻辑调和;更读懂了“君臣佐使”的配伍智慧,如同排兵布阵,让药效直达病灶。
这份成长,离不开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院校+师承”的培养模式。我们始终认为,中医传承不能仅靠课本,更需“手把手带教、面对面解惑”。袁老将临床经验倾囊相授,让小程在实践中悟透中医的哲学体系与逻辑之美,也印证了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培养临床实用型中医人才”的初心。正如小程所说:“中医是取之不尽的宝山,我想更深入地攀登。”
师者寄语,以诗明志,续写传承新篇
“院校师承若两翼,翼翼小心得真谛…… 大医精诚苍生济。” 文末,袁老为小程写下的七言寄语,不仅是对徒弟的期许,更是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中医传承的“精神坐标”。
诗中藏着“院校 + 师承”的培养智慧,也藏着“效医圣、传药王、济苍生”的使命。如今,小程已重返校园,带着袁老传授的“安身立命哲学”与“身心调和智慧”,重新校准人生航向。而在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这样的传承故事从未停歇 —— 袁老依旧坐诊诊室,耐心带教每一位弟子;更多年轻医者带着热爱而来,在 “药香与书香” 中成长。
中医的传承,从不是一个人的坚守,而是一群人的接力。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将始终以 “药王” 为根、以师承为桥,让古老的中医智慧在新时代焕发活力,用 “大医精诚” 守护一方百姓的身心健康!(供稿:铜川市耀州区孙思邈中医院)
责编:杜鹏飞
编辑:时雨